文明風7月12日訊 自6月13日以來,因高空切變影響,三明市區暴雨集中、強度大、持續時間長。三元公路分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堅持以人為本、搶險為先的工作理念,連續取消節假日休息,堅守工作崗位,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制,著力加強公路巡查,全力以赴、抗洪救災,勇保轄區干線公路暢通,保障救災物質安全順利送往災區。在這次連日來的搶險奮戰中,“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奉獻精神在共產黨員劉金福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6月15日下午17時,連續的猛烈的暴雨傾盆而下,劉金福正在省道306線巡路。分局要求雨季期間,要提高認識,杜絕麻痹思想,提前落實防汛保障工作,加大公路巡查次數和頻率,積極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國道205線是三明“南大門”,車流不息,百姓們都在回家過節的路上。此時,劉金福手機響起---“國道K2232+700處山體滑坡,近3000立方的泥石流,一輛微型車被卡住”。劉金福的心立刻揪了起來,馬上通知公路搶險突擊隊員,調動鏟車和鉤機第一時間沖向現場,一輛微型車被落石卡住,“快來救我,你們快來幫我,上面還有落石。”我局工程、路政、搶險突擊隊員與政府、交通、公安部門通力協作,緊急啟動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指揮2臺大型機械設備,公路職工緊張有序進行奮力搶險。劉金福根據現場險情,果斷指揮鏟車先行鏟去部分泥石流,開辟了一條小道,鉤機隨后跟上,拖出被卡的微型車。這位司機緊緊地握住劉金福的手說:“你們來的及時,幫我逃出險境,謝謝你們,公路職工真好!”。經過近二個小時的努力奮戰,先搶通半幅路面,看到近150部滯留車輛緩慢前進,劉金福這才松了一口氣。
6月18日中午12時10分,正是午飯時間,劉金福接到一險情警報,在省道306線牛嶺路段有四處溜方,交通中斷。他立即放棄午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設置明顯警示標志,指揮搶險突擊隊員爭分奪秒投入搶險工作。由于連續的四處溜方,除了自備機械外,劉金福還積極調用附近鏟車、鉤機,雙面夾擊,一場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因為山體滑坡,除了大量泥石流外,還有相互交錯復雜的樹干樹枝樹根,不利于鏟車作業,延誤進度。劉金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不畏危險,手持油鋸,沖鋒在前,搶先操作……經過近3個小時通力合作,打開一條半幅路面,滯留的車輛在路政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通過。在這次搶險過程中,多數群眾現場觀看公路職工埋頭苦干,奮力搶修,紛紛表示:“公路職工不畏艱苦,忘我工作,非常值得贊賞!”此時此刻,正值路過的三明電視臺記者小陳積極捕捉信息,要采訪劉金福同志,被他謝絕了,他說:“險情就是命令,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這不是什么豪言壯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養路工人心里話,但它卻是蘊藏著公路人愛崗敬業、勤勞樸實、無私奉獻的工作激情。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