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回歸創業齊致富
其實,早在陳建鏘回歸創業戰略還未正式提出之時,已有湖洋商人回鄉投資了。湖洋“超市傳奇”的“內湖洋篇章”早已展開……
擁有4.3萬人的湖洋鎮,農業用地2.2萬畝,林業用地13.5萬畝,卻只留守了約7000名勞動力。從這份統計數據中,不少外出經營超市的湖洋商人嗅出了商機。
湖洋人鄭義勇長年在上海從事水果批發,并在上海郊外種植了100多畝葡萄。2008年,他回到家鄉龍山村創業,創立了天綠葡萄專業合作社。
2008年11月,龍山村民鄭福寶家的一畝地租賃給天綠葡萄園,他則成了葡萄園的工人。他告訴記者,加入天綠后,他每年不僅可收到350公斤稻谷租金,還能領到1萬多元工資,這比以前種蘆柑賺得多。在天綠葡萄基地,像鄭福寶一樣的新農業工人還有20多個。
不僅村民受益,天綠葡萄合作社也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鄭義勇憑借自己在上海多年種植葡萄和批零水果的成熟經驗,使天綠迅速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發展格局,對當地發展特色農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據統計,目前湖洋商人回歸創業建成的經濟實體就有6家,總資產近3000萬元。
此外,通過土地流轉,外出經營超市的農民與留守鄉鎮的農民還達成了一種互利共贏的生產模式。
湖洋鎮農民將土地承包、租賃給農業企業外,探索出托管、代耕、入股經營等多種土地流轉方式。而外出經商的農民將果園集中托管給生產大戶、種植能人,并訂立書面協議。湖洋鎮通過多種土地流轉形式,在每個村都推出一個面積不少于50畝的土地流轉利用示范點,走規模化經營道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現在,該鎮已建成了津梨、蜜本南瓜、冬瓜、茶葉、青華梨生產基地,以及鵪鶉合作社、休閑觀光農莊等多種基地模式,實現農民和生產能人收入的雙贏。
在這樣的背景下,湖洋鎮也涌現出了清白村振強農機耕作隊,配有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可為村里的幾十戶農戶、100多畝耕地代耕代種。外出打工的村民們即使在農忙時節,也可以在外安心地打拼。
陳建鏘欣喜地說:“湖洋鎮已成為永春特色農業大鎮,正朝著內外湖洋齊發展的方向邁進。”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