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創利潤超3億--探索傳說中的湖洋“超市傳奇”
B 汕頭聯盟的啟示
在湖洋鎮采訪時,聽說許多湖洋人在廣東汕頭開設的超市都統一命名“美美超市”,多達100余家。6月3日,記者電話采訪了汕頭第一家“美美超市”的主人黃金發,以及另一家后來也命名為“美美”的超市業主鄭禮悅。
黃金發說:“前些年,汕頭的湖洋超市都愛叫‘美美’,這幾年來已涌現出三四個名字。鄉下人出來闖蕩,顧不了太多,平常聊聊生意已經很不錯了,很難形成實質性聯盟。”
鄭禮悅告訴記者,2007年他剛到汕頭開超市,就給超市取名“美美”,看大家都這樣叫著,也就跟著。走得近的老鄉都彼此照顧,搞促銷時幫忙出出人力,搞大宗批發時聯合擔保等等。2007年、2008年,取名“美美”的湖洋超市還開起了年會,后來停了。“大部分老鄉都像我這樣,營業面積不到100平方米,年營業額10萬元左右,沒有人出來召集大家搞聯盟經營。如果有,我肯定會參加。”他說。
黃文龍分析說,湖洋人在外闖蕩開超市,現在主要有三大瓶頸。一是資金周轉困難。黃文龍在超市擴層時,曾向朋友借了款,每月需要支付的借款利息就高達1萬多元,壓力非常大。而湖洋人開超市的籌資渠道基本上靠親朋好友借款,額度有限,而且利息頗高;二是同質化競爭。許多小型便利超市密集出現,以微利勉強維持。黃文龍在石獅一個鎮區開設的賣場周圍,就曾一度有4家同規模的超市與其爭奪市場;三是家族式管理。湖洋人的超市達到一定規模后,都愿意呼親喚友來幫忙,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經驗,很難適應市場的激烈競爭。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