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感動,充盈我們內心
災難中,倒下的是山、是房子,站起來的,是大寫的人
在邵武采訪的時候,多次聽說一位叫伍夏云的女老板把自己的酒店辦成受災群眾的食堂,便一直想采訪她。
第一次預約,她下鄉了,第二次預約,她在外地,我們只好聯系她女兒小沈。沒想到,小沈一口回絕,她說她們做的事與別人比,微乎其微,不值得說。而當我們說想把在重災村拍的圖片給她看看時,她幾分鐘后就趕到。
邵武城關一進水,伍夏云就把酒店大門打開了,那幾天,店里隨時備著熱飯熱菜,每天都有幾百個受災群眾來吃飯,他們都以為那是政府安排的。伍夏云架起柴火灶,讓愛人燒火,自己煮面,一趟又一趟地送給來搶險救災的武警戰士,直到礦泉水用完、城里買不到面條為止。伍夏云還給打地鋪的武警戰士送蚊香,給60多名受災的精神病人送飯,給受災村民送換洗衣服。做這些事情時,伍夏云一直刻意回避著媒體。
在災區,我們看到有許多人像伍夏云那樣,默默盡自己力量做著“微乎其微”的事。因為悄然與沉默,他們的付出更顯得真誠可貴。
古稀老人安排自己當瞭望哨,每天坐在廳堂里,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后山地災點的動靜,因為“就這點事還能做”;平時說話難聽、不好打交道的居民,被埋頭清淤的武警戰士感動,買了點心送去,放下就走;本身就需要救助的肢殘人,主動到居委會請戰,用自己的代步車一趟又一趟運送消毒水……有一位年輕的街道干部對我們說:“我原以為這個時代缺少讓我感動的東西,可是,這一段時間我時時處在感動之中,被忘我工作的同事感動著,被搶險救災的解放軍武警戰士感動著,被普通人身上體現出的大愛感動著?!?/p>
災區的群眾在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用行動傳遞出一個信念:洪水沖不垮我們的意志。有的人小家毀了,但他們義無反顧地在為大家奔波做事。
洪災,讓將樂縣大源鄉廖家地村遭受毀滅性打擊,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如今卻成為一片廢墟,就連新建的磚混結構房屋,也被沖毀了一半,好像被一刀劈成兩半。廖家地人并不甘心坐著當災民,在邢耀進、邢耀金兄弟的組織下,災后第二天,由20位廖家地村民組成的志愿者隊伍開始奔波在抗災第一線。災后第10天,志愿者隊伍從廖家地村擴大到全鄉,人數擴大到140多人。他們說:“我們相信政府會安頓好我們,但我們也不能等靠要,要盡所能去幫助政府做些事情?!彼麄儼l出倡議:“洪水可以吞噬我們的家園,但無法吞噬我們的心靈。我們要發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共渡難關。”
在受災最重的地方,我們在含淚聆聽,內心空間被感動填滿,打動我們的有受災群眾含淚的目光,有他們發自肺腑的感激話語,最打動我們的是他們在大災面前表現出的堅強與不屈。
采訪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是這樣一個畫面一直在我們眼前——一位28歲的小伙子返回被毀的家,找到自己的婚紗照,離開時,他默默地站在村口,手里拿著婚紗照回望著破碎的村莊。婚紗照里甜蜜的笑容,和小伙子凝重的表情、不遠處廢墟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照。傷痛還在,可他已經準備開始新的生活。目睹這一情景,一句話當時從心里迸出:“洪水可以沖毀美好的家園,但是永遠沖不走那一顆追求美好的心?!边@句話,寫進了當天的采訪手記。
災難中,倒下的是山、是房子,站起來的,是大寫的人。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6-30眾志成城抗洪災 梅列區廣大干部抗洪救災綜述
- 2010-06-29抗洪保電 南平電業局抗擊特大暴雨保供電紀實
- 2010-06-29抗洪人物
- 2010-06-29眾志成城抗洪魔
- 2010-06-29勇抗洪魔、搶險救災,捍衛市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