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海灘垃圾。(右二為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秘書長鄭棣健)
進社區開展宣講工作,針對菜市場、社區環境污染、河流污染、農村衛生狀況進行調研,向屬地政府致函匯報情況并提出建議;針對群眾舉報的挖山毀林,破壞濕地,鼓山風景保護區非法建別墅破壞生態等事情,攜手媒體追蹤揭發,伸張正義;啟動“同護八閩山河,共建綠色海西”大型環保公益系列活動;組織環境攝影作品大賽及優秀作品展;開展“綠色海西、和諧家園”義務植樹活動;聯合了政府、企業與民間組織三方力量,在平潭規劃用十年的時間打造一片志愿者碳匯林計劃……近四年來,他們一直沒有停歇。
但環境保護與環保意識的養成遠非“畢其功于一役”所能解決。 “廚衛垃圾是垃圾分類的落腳點與難點,我們最初設想以社區為突破口,通過問卷調查、社區宣傳、入戶面對面引導的方式宣傳廚衛垃圾分類環保理念,但由于市民環保意識不強、管理法規不健全、配套設施不完善等諸多因素,實際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處境尷尬。”推進垃圾分類遭遇的艱辛與困難,只是協會環保公益路上一個小小的縮影。“我們要拿出和時間賽跑的速度,舍棄急功近利的心態,行動起來就代表了希望。”鄭秘書長分析道。
“行動起來”是這群環保志愿者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積極參與大型活動,則成為了他們的必修課。在2010年第八屆海峽兩岸項目成果交易會上,環保協會發出了 “與6·18一起低碳”的聲音,為這次簡約、環保的展會奉獻了自己的熱情與汗水。
·························
鄭秘書長說,剛開始做志愿工作時,很多人把志愿者理解為“撿垃圾、拾破爛的”,這種稱謂讓他們尷尬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近年來,國家十分注重和支持志愿者工作。在“汶川地震”、“08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和“玉樹地震”等一系列重大社會事件中,志愿者的力量和貢獻有目共睹,我感覺志愿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成為志愿者已是很多人的光榮追求,這是我倍感欣慰的事情。”
“做志愿者工作以來,我瘦了10斤,但獲得了精神上的舒暢與快樂。明年單位退休后,我還將繼續堅持環保公益。協會成立至今,一路摸爬滾打,吃苦,碰壁,有時候也累得想放棄,但很奇怪的,隔天起床后,我為頭腦中迸發的活動方案感到莫名的興奮,內心的熱情始終不滅。”
![]() |
責任編輯:徐嶸 |
- 2009-12-24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 呼吁公眾參與環保
- 2009-08-24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招募“垃圾分類 資源循環”培訓師
- 2009-04-20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召開環保志愿者管理員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