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志愿者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公眾和媒體的視野中,他們圍繞“環境意識教育”、“保護水資源”、“垃圾分類減排”、“節能低碳生活”等系列項目,組織開展了300多場“行動改變環境”志愿宣傳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日前,該協會成功晉級200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復評階段,成為福建省唯一晉級的候選人。
我們現在都知道環境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但環保的理念卻并非根植于每個人的心中,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各國領導人的爭論不休就可見一斑。而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的轉型期,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使得環境保護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做為一個民間的環保志愿組織,多年如一日,在宣傳環保的路上辛勤耕耘、默默堅守,其間一定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而它的掌舵人又有著怎樣的追求和心路歷程呢?帶著欽佩與好奇,我拜訪了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秘書長鄭棣健。
························
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鄭秘書長,溫和而又親切,輕聲細語的呢喃中交織著激昂的陳述。說到傷心時,她會臉色沉重;說到環保行動時,她會神采飛揚。談話間,她時常還蹦出幾句年輕人愛用的時髦語。儼然一個鄰家大姐在拉家常。“我做環保,做公益,這是性格決定的,是時代賦予的,我與我的同伴們在互相激勵中堅持著,這是性格、責任使然。”張大姐用這句話做為訪談的開場白。
?“2005年10月2日,龍王臺風裹挾的狂風暴雨引發山洪,肆虐福州城,那一天,我如果晚半個小時回家,就可能被卷入洪水的漩渦。”回憶起當年那場心有余悸的洪災,鄭秘書長說她的心還會顫抖。
“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能為環境保護做點什么?”內心的焦慮一天比一天強烈,組建一個民間環保組織的念頭就這樣在鄭大姐腦中萌發了。
萬事開頭難。注冊資金、辦公場地、尋找主管單位,團隊人員的招募……在一系列難題面前,鄭大姐沒有退卻。沒有辦公場地,就騰出自家房子;沒有注冊資金,就自掏腰包;沒有主管單位,就不厭其煩地向政府部門求助,用滿腔熱情感染他人。多年工作經驗讓鄭大姐意識到合法身份對于民間NGO的成長至關重要,它不僅表明了政府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它能在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上發揮積極的作用。在一次次被喚起的共鳴中,在不辭辛勞的奔波中,歷經半年之久的艱辛注冊終于落地生根。2006年12月9日,協會正式宣告成立,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也成為全省屈指可數具有“合法”身份的民間志愿者組織。
![]() |
責任編輯:徐嶸 |
- 2009-12-24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 呼吁公眾參與環保
- 2009-08-24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招募“垃圾分類 資源循環”培訓師
- 2009-04-20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召開環保志愿者管理員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