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博的百年情緣
追溯福建與世博會的關系,可謂源遠流長,其歷史跨越了世博會百年的發展。歷史上,福建的特色產品一直是世博會上的亮點,福州漆器、八寶印泥、坦洋工夫茶、閩北水仙茶、福建茉莉花茶、榕繡、德化瓷器、永定煙絲、福建肉絨等產品,都曾在世博會上獲獎。
1851年,英國倫敦首屆世界博覽會展出的中國蜜餞和雨傘,就是福建的產品。福建漆器被譽為“東方珍品”,曾在百年前就持續參加世博會,屢獲大獎,形成世界范圍的持續影響力。而沈紹安(1767-1835)無疑是這段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沈紹安是福州脫胎漆器的首創者與代表人物,被譽為福州脫胎漆器的鼻祖,沈家的作品在多屆世博會中獲獎。據介紹,福建漆器在1867年就已較大規模地登上法國巴黎世博會的舞臺,此后被官方作為指定的征集產品,先后在1889年起的世博會上獲得金獎、優秀獎等,是中國在歷屆世博會上獲獎最多的傳統工藝美術產品。
百余年來,福建茶就與世博結緣,并深受好評。1867年的法國巴黎世博會,閩茶無疑成為備受注目的亮點。在這屆世博會上,人們不僅僅能夠品嘗到芳香可口的閩茶,更看到由三位福建少女所表演的高超的中國茶藝。
福建在世博會上遠不限于產品的展示。中國參博之初,重展示而輕交流,是福建人改變了這一現象。在中國與世博的交往中,福建的陳季同是在世博會上推介中國文化的第一人。在1889年巴黎世博會上,為破除歐洲對中國的傳統偏見和誤解,陳季同專門作了《中國的社會組織》的演講,備受國外人士稱贊。
20世紀,福建曾作為我國教育領域的代表多次參博。1926年費城世博會,建校僅5年的我國第一所華僑辦學的高校——廈門大學,就代表我國高等教育參加并獲甲等獎。此外,閩人侯德榜的“紅三角”牌純堿為中國贏得了金獎,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進步的象征”。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關注海洋發展,中國館多次以“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據點——泉州為主線進行展示,介紹鄭和率領船隊7次遠涉重洋擴大國際影響的歷史,展示先進的造船技術及各種交流貿易。
百年世博,見證了福建參博的悠遠歷程。今天的黃浦江畔,活力海西再次在全世界面前精彩亮相。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6-30上海世博會福建活動周開幕式如期舉行
- 2010-06-28世博會福建館運行近兩月受熱捧
- 2010-06-28世博福建周今開演 40余場極具福建特色節目將上演
- 2010-06-28演藝界精英匯聚世博 共同打造精彩“福建周”
- 2010-06-28世博福建周今開演 40余場極具福建特色節目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