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晉江靈源山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25 15:33? ?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在歷史上,林知沒有留下多大的名聲。倒是他的孫子林外,從小跟著祖父在靈源山的望江書室讀書,耳濡目染,也知心憂天下。多年以后,林外在杭州題了一首詩,震動了天下,“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千古傳唱,天下皆知,今天讀來,仍有借鑒意義。當時,此詩題名林升,幾番考證之后,人們才發現,林升正是林外。今天,在靈源山,還能找到林知與林外祖孫倆的埋骨之處。
歲月變幻,白云蒼狗,仔細看上山的路,不僅僅只有文人。聽,那沉著有力的腳步聲,還帶有殺伐的鏗鏘聲,來人叫張定邊。張定邊號稱元末第一猛將,但并非一介武夫,他通天文知地理,懂謀略識醫藥。陳友諒戰敗之后,張定邊隱姓埋名靈源山,放下屠刀,法號沐講禪師。參禪拜佛,懸壺濟世,傳說,他看到百姓缺醫少藥,便采取山中百草,用靈源山姑師井的井水泡制藥茶,廣施百姓。這藥茶,就是今天海外諸多僑胞念念不忘的靈源萬應茶。以出世心態,做入世之事,在靈源山,張定邊洗去了戾氣,可謂修得正果。
如張定邊者,畢竟還是少數,靈源山最常響起的足音,還是來來往往的宦游之客。
王慎中來了,少年得志的他,才33歲就因得罪權相,罷職回鄉,腳步聲有一絲不甘,總有那么一股憤懣之氣。張瑞圖也走上來了,從內閣大學士到位列魏忠賢“閹黨”,陷于政治漩渦中無法自拔的他,步履凌亂,失落彷徨。好在,家鄉的山水,給了這些疲憊的心一個歇息療傷的角落。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相關新聞
- 2010-06-13晉江舉行“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