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端午節“打包”申遺看非遺保護喜憂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13 13:40?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屈原故里民俗傳承堪稱保護典范
湖北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江清和告訴記者,各地都有端午習俗活動,但以湖北秭歸縣、黃石市尤具典型性。這也是為什么當時國家委托湖北代表三省向聯合國遞交申遺材料的主要原因。
記者在秭歸采訪發現,各種民俗活動隨時隨處可見,吊屈子、插艾蒿、吃粽子……幾乎人人知曉、家家參與。作為屈原故里,端午習俗的群眾認可度和參與度非常高,端午儼然已成秭當“名片”。
秭歸縣委宣傳文化戰線的負責人鄭之問說,盡管人力和經費有限,但縣里十分重視支持端午民俗保護工作,多年來進行了細致的普查歸檔,成立專門研究機構,還對屈原誕生地樂平里重點保護,建立原生態保護村;堅持每年農歷五月“逢五三個端午節”,舉辦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如包粽子、艾葉沐浴、制雄黃酒、回娘家“躲午”等;對我國第一個農民詩社“騷壇詩社”加強保護,將社員詩作和屈原生平及辭賦編入鄉土教材,從孩子抓起,讓他們從小受熏陶,繼承屈子遺風。每年開展騷壇詩會,以詩會友,以詩明志;舉辦端午龍舟競渡活動,使之發展為具有品牌效應的國際龍舟拉力賽,同時注重對傳統龍舟打造工藝的傳承。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6-13【端午在海外 日本韓國的端午節】
- 2010-06-13【端午節斗草之戲:武斗玩拔根 文斗對花名】
- 2010-06-13【端午節習俗 除了吃粽子還吃啥】
- 2010-06-13【射柳打馬球 北方人的端午節慶活動】
- 2010-06-13【健人艾虎長命縷 端午節的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