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集體舞弊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河南鄲城縣高考替考未遂事件,云南宣威學生作弊、替考事件,湖南耒陽一中考點無線電發射答案事件,都可以證明這一點。而且這幾起舞弊事件都有教育從業者直接參與。鄲城替考案從考生相片采集、準考證制作到監考環節,從老師、學校到招考部門都已經形成了一條龍的舞弊產業鏈條;云南宣威事件中,學校以明年不許參加高考相威脅,威逼高二尖子學生參加高考替考,為學校“爭光”;湖南耒陽一中事件中,老師更是赤膊上陣,直接用無線電發射器向考點發送答案……而且筆者擔心,這些被曝光的舞弊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高考考試環節存在管理漏洞以外,高考加分、保送的公平誠信問題更是疑云叢生。官員、富商與教師子女壟斷大部分高考加分特權、保送指標,就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問題。重慶狀元民族身份造假、紹興一中航模高考加分者全是官員與教師子女,不過是其中兩個例證。
“羅彩霞”事件,以及后來曝光的多起翻版“羅彩霞”事件,涉及的高考錄取公信,更是讓人無法釋懷。在手眼通天的權力面前,多道監管關口都成了一推就開的虛掩大門。結果除了冒名者的父親王崢嶸因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涉嫌犯罪,被批準逮捕,邵東縣一中教師張文迪和原邵東縣界嶺派出所所長姚亮生被處分以外,教育主管部門、招生部門、貴州師大都相安無事。如此輕描淡寫查處高考錄取舞弊事件,高考錄取公平如何讓人放心?
維護高考公平是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教育部在提醒考生講誠信的同時,加強高考命題、保密、考試、錄取環節的監督管理,更為重要。最為關鍵的是,“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體現”,教育部要痛下決心砸破招考暗箱,嚴格落實問責制度,把詳細招考信息放在陽光下暴曬,自覺接受輿論公開監督,避免權力之手染指公平的高考競爭環境。(葉祝頤 原題:所有高考環節的參與者都應講誠信)(來源:新華網/羊城晚報)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6-05方肖華:誠信贏商機
- 2010-06-05游玉瓊:品質贏客戶 誠信鑄品牌
- 2010-06-05李云孝:誠信乃立人之本 立業之基
- 2010-06-05陳宜乾:誠信是金
- 2010-06-05吳永文:誠信經營 誠信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