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設立首個海島生態特別保護區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6月10日訊(本網記者 李賢斌) 泉州設立首個海島生態特別保護區,泉州灣已成為我國東南沿海人工種植紅樹林面積最大的區域,泉州海漂垃圾清理范圍確定20多處為重點海域……
昨日,省政協委員視察團來泉視察近岸海域環境狀況,記者從匯報會上獲悉,自2006年來,泉州近海污染整治完成了289個項目工程,完成投資42.12億元,今年,泉州還將繼續實施76個整治項目,投入資金10.35億元。
南洋嶼海島保護區
已設置保護區界碑
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介紹,南洋嶼海島特別保護區是泉州首個海島生態特別保護區,現已完成南洋嶼海島特別保護區工作實施方案編制,設置了島上保護區界碑。
南洋嶼海島位于泉州灣東北部崇武半島西南方向海域,與號稱“八閩第一金灘”的青山灣同一海域,為無居民海島。該島嶼東北距陸域最近點1.45公里,由3個島礁組成,面積26畝多,島嶼四周有各種小型魚蝦類繁衍生息。
惠安縣政府批準的南洋嶼海島保護范圍包括南洋嶼及其周邊2公里范圍內海域。具體為東側至崇武鎮前垵村古雷山,距離約1海里;西側至張坂鎮前見村南側海域,距離約2海里;南側至泉州灣2海里的海域;北側至青山灣風景旅游區與浮山灣限養區交界線,距離約0.8海里。
惠安縣海洋與漁業局相關人士介紹,縣里對南洋嶼全島及周圍海域實行全封閉管理,執法大隊結合海岸線巡查工作,每月2次以上對南洋嶼周邊進行巡查,對在島嶼周邊非法采捕海洋生物或從事海水養殖的,及時給予取締。
保護好該島嶼及周邊水域環境,有利于青山灣的生態旅游保護與開發。按計劃,縣里逐步開展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與保護工程,防止生態環境惡化,保護和提高生態系統相互依存程度,恢復生物多樣性,使南洋嶼成為泉州灣東北部海區一顆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海上明珠。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