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4日訊 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召開以后,我縣及時向常委會作了專題匯報,并在迎接省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動員大會上向各鄉鎮、縣直各部門作了傳達。現將近期以來的貫徹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1、扎實推進小城鎮建設。一是不斷擴大城鎮規模。調整縣城規劃,縣城規劃區由3個鄉鎮擴大到5個鄉鎮,建設用地面積擴大到20平方公里,規劃區面積擴大到131.4平方公里。加快實施城區“東拓、西進、南擴”戰略,推進縣道333線格頭路段改造、縣道346石鼓至高垅公路改建和縣城南環路等工程,進一步擴大城市腹地。規劃建設萬畝工業園區,做大做強“1+5”重點產業,推進商貿、流通、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發展,逐步實現以產業的發展集聚促進城市人口的集聚。二是逐步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力爭在1-2年內完善一批水、電、路重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一批事關民生的教育、文化、體育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鎮配套功能。結合永春山城特色,做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強化衛生保潔工作。主要公共建筑都要配建夜景工程,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2.5%,市容市貌明顯改觀。三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每年抓好2個省級示范村、2個市級示范村、3個縣級示范村和30個縣級整治村。北溪、觀山村“生態旅游型”,豐山、吾東村“村容整潔型”,新村村“整村推進型”,大羽村“特色文化型”,東里村“僑資推動型”,玉美村“產業帶動型”等六種新農村建設典型要不斷豐富內涵。
2、大力開展農村移風易俗活動。從抓移風易俗入手,重點抓好8個農村“移風易俗、樹立新風”示范點建設,努力倡導鄉風文明,有效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禁止封建迷信活動。革除陳規陋習,禁止利用封建迷信活動演戲、放映電影以及向群眾強制集資裝佛、新建、修建宮廟等行為。對聯宗祭祖晉主、僑親回鄉祭祖等大型活動,實行報批制度,并控制規模和活動線路。二是推行喜慶新辦。大力推行婚事新辦,組織新婚青年舉辦集體婚體。引導群眾省辦、簡辦各種喜慶(訂婚、結婚、生日、喬遷等)活動。禁止以往一些群眾利用喜慶之機,宴請村兩委、老人會、教育基金會、學校老師及基層配套組織人員的陋習。三是實行喪事簡辦。嚴格執行縣殯葬改革管理規定,杜絕了土葬現象,鞏固實行殯改以來火化率達100%的成效。嚴格控制送葬隊伍的規模,目前村民辦喪事大擺宴席的不良風氣得到有效遏制,有效地減輕了群眾負擔。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