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31日訊 (通訊員 周維奎)?上杭縣古田鎮五龍村是著名的“古田會議”會址所在地,全村地域面積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46畝,山林面積25651畝,291戶,總人口1184人,黨員45人。五龍村結合當地實際,充分利用 “紅色資源”優勢,大力弘揚古田會議精神,著力打造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示范村。
一、集中民智,進一步理清科學發展思路。五龍村充分尊重民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通過群眾“直諫”、調查“問諫”、走訪“聽諫”、專家“求諫”等途徑,發動群眾,開門納諫,凝聚廣大干部群眾智慧,進一步理清科學發展思路。一是轉變發展思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生產工藝落實的“五小企業”實行“關、停、并、轉”,關閉拆除小造紙廠1家、無序養豬場3家,整治取締小塑料米加工廠1家,使整個村莊重新擁有青山、綠水、藍天。二是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組建紅軍劇社,配備樂器,經常性地開展“紅歌”、山歌演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寓教于樂,弘揚革命傳統。
二、聚集民力,進一步做好生態休閑觀光旅游規劃。一是規劃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示范村建設。五龍村充分發揮當地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優勢,按照“觀賞性、科普性、參與性、趣味性”要求,進一步做好生態休閑觀光旅游規劃。積極發展以農民家庭為接待點、以體驗客家生活為特色的“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的生態休閑觀光旅游,打造鄉村旅游品牌。目前,全村已發展“農家樂”旅游接待點18家,共接待游客30000余名,實現旅游收入200余萬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二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在黨員示范戶的帶動下,建立了1300畝山海協作生姜基地、500畝反季節蔬菜畝基地、12000畝生態竹林基地,既美化了環境,又增加了農民收入。三是實施村莊環境整治。在黨員的帶領下,拆除村道兩旁“空心房”3000平方米,綠化美化面積2500多平方米,全面清理、疏浚五龍溪,放養魚苗5萬尾,營造青山綠水的優美環境,改善了村民生活環境,創建了良好的旅游氛圍。正如當地老百姓說:“現在路寬了、水清了、燈亮了、地板干凈了,百姓生活好過了”。
三、凝聚民心,進一步完善民生項目。五龍村自覺踐行古田會議“以人為本、一切為民”的為民宗旨,充分關注民生,尊重民意,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目前,已投入100多萬元完成了文元村到五龍村全長8.4公里的生態觀光道路;投入6萬元新安裝路燈80盞;投入160萬元鋪設了村主道水泥路面和3公里的自行車賽道;投入15萬元新建標準化渠道和水圳13公里;投入2萬元新建垃圾池10個;投入10萬元興建體育健身場所;投入100余萬建成民俗文化廣場,在原民間樂隊基礎上建立成立古田紅軍劇社,引導農民開展健康文明的文化娛樂生活。(上杭縣文明辦)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