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個示范點搭建起誦讀平臺
在廈門的金榜公園,每個月市民都會興趣盎然地聚集在這里,聽一位老人“講古”。“金榜講古場”是福建省第一批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示范點,每個月閩南語大師范壽春都要在這里舉辦一場以上的講古活動,用閩南話形式,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在廈門的金山社區,廣場兩邊設立有“吟詩亭”和“閱讀亭”,社區老年學校每天都會在此誦讀、學習;在廈門筼筜書院,開辦了幼兒經典誦讀班和成人國學經典講習、誦讀班及古琴班等,每周授課、講習。2009年7月正式開班以來,已開辦32個班次,1000多人受教。舉辦名家國學講座,先后邀請10多位海峽兩岸國學專家講授國學16場,聽眾達5000多人次……
使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誦讀成為一種文化需要。廈門為了有效開展經典誦讀,著力打造一個常態化的機制。
在廈門全市,130個示范點被培育起來。為推進經典誦讀活動開展,廈門組織開展了“百點誦讀”活動。在各區、各系統組織推薦的基礎上,經市文明委辦公室精心篩選,確定了思明區內厝社區等130個各種類型的經典誦讀活動示范點,有機關單位、企業、社區、農村、部隊、學校等,引導各基層廣泛開展誦讀活動。各示范點制定了開展經典誦讀活動計劃,并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誦讀活動。目前,各示范點的誦讀活動在全市如火如荼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為了使閱讀和誦讀常態化、制度化,廈門還成立市、區朗讀學(協)會。去年12月,廈門市朗誦學會正式成立。翔安區、湖里區等區也相繼成立了朗誦協會。學會、協會的理事們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組織開展各種類型誦讀活動,提高全市誦讀水平,成為推動經典誦讀活動開展的重要力量。
為確保經典誦讀活動取得實效,廈門進一步創新機制,建立了輔導員制度,并公布130位輔導員名單。各閱讀示范點與這些專家、老師加強聯系,極大地提高了閱讀熱情和誦讀水平。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