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捐款沒有糖吃 六一“慈善榜” 家長犯愁
“學校在暗示收費”
教室門口貼著“六一捐款鳴謝榜”,上面是捐款學生姓名和數額,有100元的也有200元的,“孩子說,她的名字下沒有數字,我聽了心里特別難受。捐不捐是自愿的,怎么可以張榜呢?這不是暗示家長要捐款嗎?”這是豐澤區泉秀街附近幼兒園一位大班生家長的心聲。
昨日下午,該幼兒園園長,在園門口接受采訪時,矢口否認有捐款一事,后又表示了解后告訴真實情況。
此時正是家長來接小孩的時間,邦邦在園外隨機采訪了十幾位家長,其中8位家長證實都已捐款,另外2位家長表示還在考慮中。十幾分鐘后,園長走到門口,邀請邦邦進園調查。邦邦走了一圈,教室墻上并沒發現榜單。這時有家長悄悄透露,已有老師撕下榜單藏了起來。
泉州市教育局初幼教科負責人,接到邦邦情況反映后稱,捐款是不允許的,幼兒園所需繳納費用已經在期初統一公布,途中私自收費肯定是不行的,是變相亂收費,張榜公布的做法絕對不允許。邦邦下午發稿前,豐澤區教育局幼教股相關負責人來電稱,經核實,該園確實有讓家長自愿捐款一事,教育部門已責令其立即停止捐款,已捐款的將退還家長。
□編后
可以預見,這篇稿件見報后,有多少家長要來電訴苦;自然,還有N多的違規幼兒園在偷笑———還好我沒被曝光。
對這種屢抓屢犯的亂象,海都報為什么還要介入,因為現實已經正在演變成可怕的潛規則,輿論只是把它給捅穿了。
學生、家長都上了榜單,具體捐款金額也都一一在目。市區這三家幼兒園的捐款芳名榜,好似一份“慈善榜”。
孩子不懂事,但大人懂。首先,孩子節日,大搞捐款累的是孩子、家長、老師;其次,張榜公布,更會助長無形的攀比之風。而且,捐或不捐、捐多捐少,一張榜,這壓力,只有家長心里最清楚。再說了,孩子們這么小,就要直面有形無形的攀比,作為教育者來說,這本身就已經是失敗的。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