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振生在全國經濟強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座談會的發言。
尊敬的中央文明辦領導,農業部、山東省和來自全國各省、市、區的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應山東省文明辦、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賓州市委、市政府的邀請,有機會參加中央文明辦批準召開的中國經濟強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座談會,面對面聆聽中央文明辦領導的指示,學習全國經濟強村和國家級文明村的先進經驗。我感到特別高興,特別激動。今年2月10日中央文明辦把蓉中村確定為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聯系點,就像一股春風吹入海西,給我們全體村民送來了溫暖,送來了關愛,送來了鼓舞,送來了鞭策,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使我們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決心更大,信心更足。借此機會,我向中央文明辦領導表示衷心感謝!
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原是一個無山、無海、無礦產資源的“三無村”,全村土地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人口2700人,耕地面積只有500畝。在起步晚、基礎差、困難多、壓力大的條件下,村“兩委”始終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工作的首位,作為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必要前提、重要保證和持久動力,把決心和功夫下在“三個一”上,即:認準一條鐵律、探索一條路子、運作一盤好棋,舉全村之力推進蓉中村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經過五年的努力,蓉中村的發展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實現新跨越,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明之村、文化之村、教育之村、科技之村、民主之村、誠信之村、共建之村、小康之村、和諧之村和魅力之村。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強。現匯報如下:
一、認準一條鐵律。
黨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八年鎖定“三農”問題,體現了中央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的高度重視。經濟社會要發展,居住環境要改善,農民的口袋要富起來,鄉村文化要繁榮起來,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實踐證明,只有廣大村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鄉村精神文明搞好了,農村的和諧穩定才有保障。近五年,我們村“兩委”認準了“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條鐵律,把主要精力放在唱響主旋律、塑造新農民、培育新風尚、營造新優勢、美化新家園上,旗幟鮮明地引導村民在市場經濟的磨練中,增強民主意識、法制意識、發展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效益意識,著力打造鄉村經濟發展之魂,通過先進文化引領,弘揚傳統美德、推進移風易俗,傳遞時代精神,使蓉中村欣欣向榮、正氣高揚,呈現出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態勢。村“兩委”成員帶頭創業,先后興辦萊克石化公司等18家企業,帶頭為村里的公益事業捐資奉獻,熱情幫助600多位村民就業,許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帶來了外地的信息、技術和資金回村創業,有力推動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現在村民致富有路,村財實力變強,鄉村環境優美,文明程度提升,文化生活豐富,村民的經濟收入明顯提高,精神風貌越來越好。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