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呼”出多少碳 廈門建筑將被動態監測
東南網—海峽導報5月25日訊(本網記者 呂寒偉)公共建筑每天呼出多少碳,將被隨時監測,這是記者昨日獲悉的。據了解,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日前出臺了城市交通、建筑、生產等領域的低碳規劃。
根據規劃,廈門正在建立城市公共建筑單元二氧化碳排放的動態監測評價系統——— 城市中的每個公共建筑二氧化碳排放和能耗情況,都實時動態監測和分析。目前,已完成了建設大廈、國際會展中心等5棟具有代表性的標桿建筑的能耗監測平臺建設。
集美和翔安將各建一個低碳示范園區。集美新城西亭中心規劃總用地面積474.84萬平方米,定位為國家級低碳示范園區。翔安低碳產業園區通過調整廠房和公共設施的合理布局,園區內實現能源、資源和水的循環利用,形成一個復合的生態園區。
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正準備進行節能改造。銀行中心大廈與德國西門子、廈門天虹商場與深圳建科院、江頭電信與GE公司,將聯合開展節能改造試點。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