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開始給媽媽喂飯
由于全身癱瘓,張忘香無法給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喂奶,也沒有撫養過兄弟倆一天,他們由父親靠養魚拉扯長大。
從小兄弟倆就耳濡目染爸爸細心周到地照顧媽媽,不管每天養魚多累多忙,爸爸回家都要給媽媽做飯、喂飯、梳頭、洗臉、抱媽媽上廁所。媽媽一不小心會將大小便拉到床上,所以爸爸從來沒有停止過洗床單和洗衣服,但是爸爸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程志能會走路的時候,就學著爸爸幫媽媽拿東西,3歲時,他已經能為媽媽端飯、倒尿桶了。6歲,小志能和小志強開始上小學。每天放學回家,兄弟倆都搶著給媽媽喂飯、洗澡。
小學三年級下學期,小志能知道家里供不起兩個孩子讀書,懂事的他對爸爸說:“爸爸,我不想讀書了,我要照顧媽媽,弟弟比我聰明,讓他繼續上學吧。”說完,父子倆抱頭痛哭。就這樣,10歲的志能便輟學在家幫爸爸喂魚、學做家務、給媽媽洗澡、洗衣服。
那個時候,每天爸爸賣魚回家,總能看到個子小小的志能踮著腳尖站在小板凳上扒著鍋臺做飯,小臉被熏成“小花貓”,然后,就一口一口細心地給媽媽盛飯、喂飯,那神情就象一個小大人。
嫩肩扛起如山重擔
張忘香生下程志能兄弟倆的第二年,因為既要照顧沒有奶水的志能志強兄弟倆,又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媳婦,程志能的奶奶操勞過度辭世。
屋漏偏逢連陰雨。由于常年照顧癱瘓的妻子,又要拉扯兄弟倆,加上生活不規律,爸爸終于病倒了,醫生診斷為食道癌。這一年,志能只有11歲。隨后,比他多讀了一年書的弟弟也被迫輟學。
“志能,從小你照顧媽媽細心些,以后爸爸不在了,你要像個男人照顧好媽媽。”2003年,爸爸拉著志能兄弟倆的手,說完這句話后就咽了最后一口氣。這一年,小志能還沒滿14歲。
媽媽被姥姥接回了娘家。但父親的這句話,時刻在小志能耳邊回響。志能確實像個小男子漢一樣擔負起養家的重任。他在印刷廠當過學徒,做過服務員、電工,做過汽水。但他從不學做手藝活,他說:“做手藝活工作時間太固定,就沒時間照顧媽媽了。”
4年里,他平均每個月只拿100元左右的生活費。但他都舍不得為自己添一件新衣,而是把錢全部交給姥姥,給媽媽買好吃的養身體,為媽媽治病——他希望奇跡發生在媽媽身上,他做夢都想媽媽能站立起來。
![]() |
責任編輯:徐嶸 |
- 2010-05-18(身邊的感動)14個玉樹孤兒的滿族媽媽
- 2010-05-12"愛心媽媽"黃月幫扶地震災區學生:讓愛在這里升華
- 2010-05-11丈夫要丟掉腦癱女兒 80后媽媽:決不讓孩子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