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綜述]
各地各部門明晰思路、創新舉措
努力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
今年來,我省各市縣區認真按照“兩個示范”的要求,結合迎世博迎特奧和屆中公共文明指數測評等工作實際,對新一輪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部署,制定了新目標、明確了新思路、提出了新舉措。各地各部門正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決心、以攻堅克難的態勢和氣勢,爭先創優,強力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千帆競發、乘勢躍升的可喜局面。
----強化思想道德教育。各地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認真籌劃各種主題教育活動,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圍繞“迎世博、迎亞運、迎特奧、講文明、樹新風”主題,廈門市推行公共場所文明行為守則,部署開展行業文明禮儀競賽、“文明交通伴我行”、“尋找身邊好司機”等活動,辦好“道德建設大家談”報紙專欄。三明市開展“三爭當”(在家庭做個好成員、在單位做個好職工、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四德”(道德評議、公德巡查、美德夸講、品德培養)教育活動,大力弘揚“開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泉州市制定《關于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工作意見》,每季度突出一個主題,組織實施公共道德教育、文明禮儀普及、志愿服務實踐、基層文明創建、文化環境凈化、公共文化服務、城市管理規范等八項重點工作,擬評選表彰第二屆泉州市道德模范。龍巖市部署開展市級道德模范評選活動。圍繞“我們的節日”主題,各地突出地域特色,積極籌辦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活動,打造節日活動品牌。福州市開展第三屆閩都民俗文化節、第六屆拗九節和第五屆鄰里節。廈門市開展首屆經典誦讀節活動。漳州市深入挖掘圣王文化、關帝文化、三平文化和保生文化等在臺灣有較大影響的民俗文化內涵,加強對臺文化交流。南平市開展武夷山茶文化、順昌大圣文化、樟湖蛇文化等節慶活動。通過舉辦各類主題文化活動,引導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圍繞培育和宣傳先進典型,各地認真部署開展道德模范基層巡講宣傳和“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組織評選推薦各類先進模范人物,著力倡導“好人有好報”價值理念。福州市擬評選十佳外來務工人員、十佳交通協管員、十佳環衛工人、十佳的士司機、十佳導游、十佳魅力社區、十佳魅力小街巷、十佳示范路口。寧德市認真做好反映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首屆道德模范胡玉榮事跡的電影《愛在廊橋》的拍攝。
----規范社會志愿服務。各地進一步完善志愿服務工作機構、機制,健全規章制度,強化組織協調,大力宣傳普及志愿服務理念,廣泛開展 “海西建設我先行”大型賽會服務、公益宣傳、結對幫扶、捐資助學等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活動經常化、制度化、社會化,促進社會和諧。福州市成立市志愿者聯合會,健全完善工作網絡。廈門市成立志愿服務活動協調小組,辦好志愿者聯合網,著力深化“十大愛心品牌” 系列志愿服務。三明市擬舉辦首屆志愿服務文化節,每月開展“社會志愿服務日”活動,實施文明單位志愿服務隊“四個結對”幫扶,募集市志愿服務基金,評選表彰一批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漳州市擬開設漳州志愿者網站和電視專欄,籌劃召開社區志愿服務觀摩會。同時,建立志愿者注冊管理系統,實行以服務時間和服務質量為主要內容的星級認定制度。南平市著手建立志愿服務協調小組,著力整合各類志愿者隊伍,拓展服務領域,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情暖閩北”活動。龍巖市擬成立市志愿服務聯合會,設立志愿服務基金會,開展志愿者培訓。寧德市籌備成立市、縣兩級志愿者協會和志愿者管理服務中心,開展“環三建設我先行”志愿服務活動,促進志愿者與服務對象、服務項目與群眾需求的有效對接。
----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各地均以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為導向,以全省公共文明指數測評為契機,著力完善基礎設施、美化市容市貌,整治環境衛生,優化公共秩序,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城市“七項管理”,開展“公共文明好習慣”主題活動,努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福州市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重點部署開展交通秩序、消防安全、建筑工地、戶外廣告、農貿市場、亂張貼等10個專項整治活動,持續加大城市“拆違”力度,推進“魅力小街巷”建設,精心打造“兩江四岸”綠化景觀。深化省市、軍地、高校與地方共建活動,建立軍、政、民溝通互動平臺,加強社會監督,促進形成創城合力。廈門市突出落實創城點評制度,制定創建文明城市問責辦法,開展“第四屆和諧鄰里節”活動,評選“文明社區創新案例”,評選表彰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漳州市著手建立創建工作點評機制,強化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創城工作的監督。泉州市著力制定實施《文明城市創建規劃》,突出抓好文明社區創建,培育亮點,適時舉辦社區和諧鄰里節活動。三明市圍繞“滿意在三明”目標,突出“創業、創新、創優”內涵,確定“軟硬聯動、多城同創、建管結合、典型帶動、重在內涵、全面提升”的總體思路,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今年著重推進公共場館建設、社區基礎設施改造、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平安三明”創建、城鄉環境清潔等工作,繼續實施社區“愛心合作社”幫扶行動。南平市著手建立文明城市創建聯席會議制度、創建文明城市(城區、縣城)動態監測機制和創城分工督導制度,突出抓好閩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
----推進文明行業創建。省廣電系統著力于引導輿論宣傳,積極推進20個省級文明示范窗口單位創建,持續開展凈化聲頻、熒屏專項整治活動,籌劃于5月份舉辦“海峽影視展映展播周”活動,辦好“海峽視頻”網站,爭取實現我省廣播電視節目入島落地宣傳的新突破。加強少兒頻道和欄目建設,加快閩臺(漳州)影視產業基地建設,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進一步落實全省行政村每月播放一場電影制度。適時召開全省廣電系統理論研討會。省地稅系統著力改進和提升納稅服務,依托“福建地稅網絡學院”平臺,加強學習型組織創建,開展以紅色經典、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讀書、演講和知識競賽活動,擬舉辦第五屆地稅系統球類職工運動會。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重點開展“十佳”優質服務能手和優質服務崗評選表彰活動,開展行業精神討論活動。省電力公司大力倡導文明禮儀之風、讀書學習之風和勤儉節約之風,弘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和“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電力人核心價值觀,大力開展“員工關愛年”活動和“滿意百分百”文明窗口創建,擬舉辦第五屆企業文化節。省口岸辦著力推進協作建設、效率建設、服務建設、陽光建設、法制建設、安全建設、廉政建設、文化建設、長效機制建設等九大建設,共建文明口岸。實行重點文化項目帶動,大力發展海關文化、國檢文化、邊檢文化、海事文化、海空港企業文化,廈航企業文化,塑造行業精神。加強“誠信口岸”品牌建設。拓展青年文明號和巾幗文明崗創建,擬召開創建活動現場會,提升全行業文明創建水平。
各地圍繞創新發展、優化服務、便民為民要求,以誠信建設和行業規范為重點,著力加強各文明行業基層窗口、基礎規范、基本技能“三基”建設。廈門市今年將加強行業示范點建設管理和社會監督,深化誠信主題教育實踐,著重部署開展“公民旅游文明素質行動計劃”、“建文明車廂當文明乘客”等宣傳教育活動,擬評選表彰一批文明行業服務標兵、文明駕駛員、文明工地、文明客船等先進典型。泉州市部署開展“誠信泉州”活動,建立“誠信聯盟”和社會信用體系;扎實開展“破解熟人經濟、提升服務水平”和“創建文明機關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深化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信用企業、文明車(班、組)等創評活動。三明市著力抓好行業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崗位練兵,建立行業服務巡查制度,組織開展行業優質服務指數測評。南平市探索建立市縣兩級聯創工作網絡和行業創建聯席會議制度,探索行業優質服務群眾性測評方式,突出抓好文明風景旅游區創建。
----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圍繞建設新環境、培育新風尚、培育新農民、發展新文化,各地普遍部署開展家園清潔、農民素質教育、移風易俗、城鄉共建、生態文明村鎮創建等活動,努力提高農村文明程度。廈門市著力實施城鄉共建、村企共建、軍民共建,幫助農村建設公共設施、改善文化條件、開展科技培訓、治理村容村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漳州市將持續抓好城鄉共建“文明和諧村”工作,加大部門統籌協調力度,促進惠農資源的協同運作,在項目、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為共建村提供更大支持,擬新建一批“農民文明樂園”。泉州市組織206個省級以上文明單位與村鎮開展結對共建,擬新建一批農村文化活動場所。承辦好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制作《泉州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巡禮》專題片。三明市著力部署開展農村綠色生態文明帶、十在農家、文明墟場、平安村(居)等創建活動。龍巖市在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沿途村鎮,深入實施千里文明長廊創建工程,突出抓好生態文明建設、交通安全秩序管理、環境污染整治、文明集市創建、現代農業示范推廣,展示老區改革發展新形象。寧德市著重在海西寧德工業區、寧德核電站、寧武高速等重點項目建設所在村鎮,部署開展“建設文明村鎮、服務重點工程”活動。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8號文件精神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會議精神,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規章制度,加強課外活動場所建設,著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健全“三結合”教育網絡,形成工作合力。福州市著力建設市圖書館、科技館和一批“綠色網吧”,實施聾啞學校、盲學提升工程,擬新建一批市縣級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廈門市著力聯合執法、加大防控監管,凈化社會文化環境;部署開展“啟航明天----爭當‘四好少年’”主題教育、“書香校園”創建、優秀童謠征集和傳唱活動,增設一批“愛心網?!薄⑸鐓^少兒圖書館及青少年科技工作室。三明市全力爭創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著重部署抓好農村中小學校食宿改善工程、社區“綠色網吧”、綜合實踐基地、農村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示范點建設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等辦實事項目。南平市將強化聯席會成員單位職能分工,部署開展和推廣“小手牽大手? 文明路上一齊走”、“剪紙育德”等閩北特色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愛心媽媽”與留守、流動兒童結對幫扶。龍巖市重點抓好新羅區鐵山、武平文博園等教育基地建設,部署開展“走進紅軍十個一”特色主題活動。寧德市擬舉辦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理論研討會;結合慶祝撤地設市10周年,部署開展“愛我寧德、建設寧德”主題教育和“誦讀經典、滋養心靈”、“親情體驗”等活動;組織和動員社會各界關愛“留守兒童”等未成年人特殊群體,開展“愛心媽媽示范員”建設活動。
(福州市、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南平市、龍巖市、寧德市文明辦,省廣電局、省地稅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電力公司、省口岸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