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有關單位領導和專家對文明單位獻愛心發表感言摘編
http://www.caoliu14.com?2010-05-12 09:12? ?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文明之光
福建師范大學教授 陳桂蓉
當福建省文明單位集體的使者帶著八閩兒女的大愛和重托,出現在為青海玉樹地震災區賑災晚會的現場,那一刻,海峽西岸又一次升騰起奪目的文明之光。
光,是一種引領。它昭示著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的思路和舉措正在超越以往,向更高的水準邁進。近年來,我省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不斷推陳出新。從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的打造,到道德模范的評選;從志愿者隊伍的培育,到賑災壯舉的組織,這些無不說明,我們在精神文明建設的理念上,已經步入內涵建設的軌道。這就是引導人們彰顯公民倫理精神、擔當社會責任。此次玉樹災區同胞身陷困境之時,我省文明單位集體率先垂范,公民慷慨解囊,便是公民倫理精神的彰顯和社會責任擔當的體現,是文明之光長期引領的實際成效。
光,是一種啟迪。它啟示著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應重在實踐,重在行為習慣的養成。我們要不斷地通過各種道德行為實踐,培養公民的良好習慣,并通過這種習慣的養成,提升和完善他們的道德德性。賑災捐款,這一慈善行為的累積和養成,將培養起公民為國家分憂、為他人解難的道德責任感,他們的道德人格也將因此得到升華和完善。
光,是一種希望。它寄托著人們對海峽西岸文明進一步發展的美好憧憬。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與道德水準,不在于它存在著多少道德律令,而在于其社會成員在自己行為活動中遵循這些道德律令的廣度和深度。只有更多的社會成員在內心深處認同個人利益與道德律令的一致性,拋棄個體需要的偏執性、隨意性時,道德對于社會生活的調節才能根本上起作用,文明才能真正扎根。我們期待著以賑災捐款為契機,激揚起更多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和文明意識,將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向前推進。
我們贊美文明之光!那熱情的光焰必將在八閩上空噴薄吐艷,遍地燎原!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5-11[成長的煩惱]為孩子養一回寵物 培養孩子的愛心
- 2010-05-10明溪縣青年志愿者為空巢老人獻愛心
- 2010-05-10從汶川到玉樹 香港義工持續“愛心接力”
- 2010-05-10情系青海獻愛心 福建義工俱樂部祈福災區募善款
- 2010-05-09省紅十字愛心天使基金 獲捐20萬救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