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上我們如何面對志愿者?
http://www.caoliu14.com?2010-05-10 17:31? ?來源:解放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世博開幕已10日,園區內除去那些場館與展陳,令人印象最深的,還屬那一群身著綠白服裝,自詡“小白菜”的志愿者。他們幾乎舉目可見,隨時隨地傾心服務。用“最靚麗的風景線”形容,并不為過。
園區外的街巷之間,站在“七彩之心”亭里微笑服務的站點志愿者,也讓身著的“海寶藍”成了流行色。整個世博會期間,園區內外的注冊志愿者就達20萬,還不包括數以百萬計的城市文明志愿者。很多人就此認為,上海世博會是讓“志愿者文化”在上海生根發芽,乃至蔚然成風的絕佳契機——當年的北京奧運會,就是如此。
這當然是對城市文明進步的極好愿景。以規模論,志愿者數量的空前巨大已經反映了人們的志愿熱情;服務過程中,他們費盡辛苦,開園僅一周便用自己的汗水和微笑寫下了眾多感人故事。且可以肯定,這樣的“書寫”將會在剩余的170多天里不斷延續。人們也熟悉,一邊流汗的他們臉上始終掛著微笑。“累并快樂著”,幾乎是志愿者們眾口一詞的服務體悟。
但是否每一個人每一時刻都在體味快樂?并不。縱然總體良好,他們的服務過程卻也時有無奈甚至委屈。偶爾在微笑示人的背后,他們還偷偷咽下淚水。筆者曾在園區內采訪一些志愿者。閑談間,便聽他們列數過這樣的遭遇:某先生問市區里某酒店在哪里,“小白菜”的指點稍不如意,便被斥“你們當的什么志愿者?”某女士插隊,志愿者上前細聲勸阻,卻碰了一鼻子灰;人流密集的那幾天,在一些地方發地圖或預約券的志愿者曾遭遇哄搶,他們在人流沖擊下步履維艱,到頭來還可能成為無功而返者的出氣筒……一位志愿者在日記里寫道,自己服務完回到宿舍,給父母打電話講述一天的遭遇,“說著說著就哭了。”
![]() |
責任編輯:徐嶸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