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母親節的來源
母親節(Mother's Day),作為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間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則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其他一些國家的日期也并不一樣。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我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節日起源】 節日起源于古希臘。在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希布莉(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輕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1876年,美國還在悲悼南北戰爭的死者。安娜·查維斯夫人在禮拜堂講授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講到戰役中捐軀的英雄故事后,她進行祈禱時說:“但愿在某處、某時,會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紀念和贊揚美國與全世界的母親。”
查維斯夫人72歲逝世時,她41歲的女兒安娜立志創立一個母親節,來實現母親多年前祈求的心愿。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衛理教堂應安娜之邀為母親們舉行一個禮拜儀式。隔年,此儀式在費城舉行,反響熱烈,終于獲得維州州長的支持,并于1910年宣布在該州設立母親節。1911年,慶祝母親節的活動已經開展得非常廣泛,不僅席卷美利堅合眾國的每一個州,而且連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國家也都開始慶祝這個節日。1914年,美利堅合眾國國會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并要求總統發布宣言。此后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每年都要發表一篇內容相同的宣言。此后,母親節便在各國開展。
【中國發展】 母親節是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流行起來之后才進入內地的。20世紀80年代,母親節逐漸被中國內地的民眾所接受,從1988年開始,廣州等一些城市開始舉辦母親節的慶祝活動,并把評選“好母親”作為內容之一。20世紀末,隨著中國與國際的日益接軌,母親節這一節日在中國內地各地日益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母親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當代生活報)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1090后稱自己沒出息離家 母親節當天媽媽找兒子
- 2010-05-10輪椅少年母親節獻花:“媽媽,你比別的母親更辛苦”
- 2010-05-10母親節特刊:偉大的母親 哽咽的愛
- 2010-05-10母親節 我們該怎樣去“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