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旅日華僑每年回閩助學 已資助185名貧困大學生
□人物素描

日本甲南大學終身教授胡金定
胡金定的家鄉情懷
關于胡金定,在搜索引擎上輸入關鍵詞“胡金定、首位”,就能看到他擁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在日本,作為甲南大學國際語言文化中心主任,他是首位被選為系主任的在日中國學者;一個是在福建,他是全省首個以個人名義出資設立基金會的現任教授。
翻開胡教授的簡歷,可知他的人生充滿傳奇。廈門大學畢業的他,于1985年考取世界銀行獎學金到日本國立大阪外國語大學留學,繼而又攻讀了神戶大學博士學位。
1996年,他被聘為甲南大學副教授,1999年則以突出的科研成果而被破例推選為終身教授,隨之又推選為該大學國際語言文化中心主任。
研究國際語言文化、撰寫學習漢語的書籍、到各大學演講,這原本是胡教授每天的功課。直到1996年,父親的去世讓胡教授的人生注入了“助學”色彩。“父親臨終時提了三個要求,其中一個就是要資助家鄉貧困學生讀書。”為此,胡教授再也不喝酒了,而是把錢全部投入助學。
為什么要受助學生寫關于家鄉的文章?這個問題一直到采訪快結束時,記者才有了答案。胡先生說,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日本工作,很多日本同事就勸他加入日本國籍,但他婉拒了,“我不會加入日本國籍,我熱愛自己的家鄉,是這里給了我生命。”在胡教授心里,也許有著我們無法體味的家鄉情懷。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