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對于一個九歲的小女孩意味著什么?是爸爸的關愛,是媽媽的呵護,是學校里同學們天真無邪的笑聲。可是,對于華安縣九歲的小女孩李雅娟來說,生活帶給她的,是每天照顧癱瘓在床的爸爸,是七年見不著一面的媽媽,是留在腦海里的課堂上朗朗的讀書聲。如果沒有黃景川的出現,這一切,也許將一直伴隨著這個女孩。
突遭橫禍
2000年5月的一天,華安縣華豐鎮半嶺亭村的村民李金火在一次施工中,意外地被一根倒下的電線桿砸倒在地。雖然經過醫院的全力搶救,但是李金火還是癱瘓了。那一年李雅娟還不3歲。可是接下來的打擊更讓這個家庭無法承受。2002年,小雅娟的母親拋下了不到5歲的女兒和癱瘓在床的丈夫,離家出走了。從那以后,小雅娟只能和年過七旬的爺爺李武忠以及癱瘓在床的爸爸相依為命。也就從那時起為了減輕爺爺的負擔,5歲的小女孩承擔起了家里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務,洗衣、煮飯、給爸爸端屎倒尿。不過那時的日子雖然清苦,但是有爺爺相伴,小雅娟還是快樂的。
女孩的上學夢
轉眼小雅娟就到了上學的年齡,可是一貧如洗的家庭無論如何也擔負不了小雅娟的學費。于是2004年的一天,年邁的李武忠獨自一人找到了華安縣關工委的黃景川。
黃景川曾是一名全國優秀教師,1999年退休后,一直關注農村的教育事業。面對找上門來的李武忠,黃景川不假思索地答應要幫助解決小雅娟上學難的問題。經過多方努力,小雅娟終于圓了自己的上學夢。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小雅娟讀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爺爺突然病故了。一直以來,爺爺都是小雅娟的精神支柱。如今小雅娟不得不獨自面對這個貧困的家庭了。由于雅娟的家離學校較遠,而且自己一去學校,爸爸就沒人照顧了。不得已,小雅娟只得輟學回家了。這一年,雅娟才九歲。九歲的女孩獨自撐起了一個家。下地種田、上山砍柴,這些與她年齡極不相稱的農活,一下子全部壓在了小雅娟稚嫩的肩上。
這時黃景川得知雅娟輟學的消息后,趕了過來,可是由于雅娟家里情況特殊,雅娟的上學夢不得不就此中斷了。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