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在數百公里綿延不絕的大山之上,一座座巍峨的鐵塔昂然屹立,直刺藍天。正是這一座又一座鐵塔連接起了電力輸送的一根根大動脈,而在背后支撐著電網大動脈安全穩定運行的,卻是那一個個常年跋涉在崇山峻嶺之間的帶電線路工。
而馮振波,是他們中的佼佼者。
馮振波,福州電業局送電部帶電班班長,高壓線路帶電檢修工、高級技師,全國技術能手、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十佳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
環境艱苦不言苦
1968年,馮振波出生于福建省長樂縣玉田鄉一個小山村里。他還沒念完高中就回鄉務農了。1986年,福州電業局招工,他成為一名帶電線路工,這一干就是20多年。
“汗滴桿下土,線路工最苦;曬得像煤球,嚇跑俊媳婦”是對線路工的真實寫照。高壓帶電作業,要在不切斷電源和超高壓的情況下從事線路維修、檢查和維護工作。福州四面環山,電力鐵塔一般都在高山野外,帶電作業時要翻山越嶺。馮振波剛成為線路工那會兒,交通條件差,出去巡線坐的都是東風或解放牌的大卡車,每天要來回顛簸百來公里。遇上較大型的檢修維護工作,還要常年住在深山的巡線站里。那時使用的作業工具是簡陋的敞篷車,在沒有遮擋的鐵塔上進行高壓帶電作業,夏天烈日當空、冬天寒風刺骨,工作條件十分艱苦。
可是,從當學徒的第一天起,馮振波就沒有叫過一聲苦。
馮振波的師傅盧振環回憶說,馮振波剛當學徒時,一次從訓練的電桿上摔下,扭傷了手腕。醫生交待他要好好修養一段時間,可是為了學技能,馮振波忍痛咬牙堅持練習,一天也沒有停過。由于劇烈的疼痛,他的嘴唇都被咬自己出了一道深紅的齒印。就這樣,原本一周就能好的手傷,他拖了一兩個月才好。
由于肯干、能干,1998年,馮振波挑起了帶電班班長的重擔。2001年,馮振波又被福州電業局評為該局有史以來的第一任帶電作業“高級技術能手”。不久,他還被福建省電力公司評選為“高級技術能手”、“首席技師”。
福州是個臺風多發區,每一次災情發生時,馮振波和同事們往往是連夜出發,分赴幾十公里外的高壓輸電線路故障點。從深夜走到晌午,餓了,啃口干糧;渴了,喝口水。找到一個事故點,就馬上搶修。2008年年初,閩西北電網遭遇歷史罕見的覆冰災害,崇山峻嶺之巔的電力鐵塔、桿線大面積倒塌。馮振波兩進災區,抗冰斗雪,日夜搶修,雙腳凍得全部腫了起來,腳趾甲里全是淤血。“干我們這行要有‘三得’,就是要吃得、餓得、干得。”馮振波說,“我從小在長樂農村長大,種地、挑水、砍柴樣樣都干過,最不怕的就是吃苦了。”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