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需要“低碳文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27 10:48? ?來源:解放日報
我來說兩句
就城市的交通而言,如要減少污染、降低碳的排放,有效的辦法是發展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鐵。就像日本的東京,地鐵線路密集,去任何一個地方,最多只需換乘一次。而城市產生碳的領域,遠遠不止汽車,牽扯到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低碳,不僅要減少工農業領域碳的排放,還要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使其做到不被流行的“汽車文化”等消費主義的觀念所籠罩。據統計,城市里二氧化碳的排放,大約30%是由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
如想真正做到低碳,當務之急應是:政府在基礎建設、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運用方面切實努力,治理污染,發展公共事業,鼓勵研發新能源;企業轉變生產方式,減排節能,利用新能源,為居民創造一個低碳的環境;居民節電、節氣、廢物再利用,比如提倡騎自行車,選擇乘公共交通出行,不攀比私家車等等。長遠之計是:整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都應有一個巨大的改變,大力發展以“風能經濟”、“陽光經濟”和“氫能經濟”為主要內容的“低碳經濟”,全面實踐低碳生活,徹底改變目前的能源結構、環境狀況和生活方式。
要在這些方面取得實績,目前要做的是打破消費主義的神話,改變人們現行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這需要呼喚與“低碳”相適應的主流觀念的出現,使低碳內化于社會生產與人們的生活之中,進而形成低碳文化,構建低碳的經濟發展模式和日常生活方式,最終走向低碳社會。當下,如何生產這種文化,是我們面對的非常緊要的工作。(朱善杰)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4-26廈門綠十字志愿者走進社區宣傳低碳36計
- 2010-04-26山城亮起“低碳”美景 “南平”從身邊做起
- 2010-04-23首張“世博綠色出行低碳交通卡”發行
- 2010-04-20“低碳車”拉動大金龍出口 一季度數量增205%
- 2010-04-18梧州年輕人興"低碳"休閑 全市吹起復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