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6點,46號鐵塔也修復完畢。比原定晚上11點機場通電的計劃整整提前了5個小時。望著山間高高矗立的鐵塔,杜金玉和他的工友們高興地直笑,這是他們自地震進到玉樹后最開心的一刻。
晚上7點,全隊收工回到駐地。
吃過飯,杜金玉像前幾天一樣,準備帶領幾個工人到受災群眾安置點進行線路檢查。可他胸悶氣短,力不從心。在幾個工友的勸說下,他第一次聽勸,晚上沒有再出崗。
杜金玉回到帳篷里躺下。
21點,醫生孫黨威到各帳篷進行醫療巡查時,看到老杜臉色不對,立刻對他進行檢查,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心肺等還算正常。孫醫生問他要不要去醫院再做進一步體查。杜金玉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沒關系的,就是有點累。”
醫生給他留下了一些紅景天等抗高原反應的藥物。
時間滑向21日凌晨1點,工友張福祿從安置點檢修線路回來。帳篷里的燈還亮著,他發現杜金玉還沒睡著,臉色發白,還有點發燒。張福祿趕緊又把隨隊孫醫生叫了過來。
醫生迅速幫他服了感冒藥,并吸上氧氣。
“氧氣涼涼的,感覺很舒服。”生平第一次吸氧的杜金玉說。
看到杜金玉平靜下來,醫生走了。
帳篷的燈熄滅,大家休息。
然而,僅僅一個小時左右,睡在杜金玉旁邊的另一位工友楊維祥聽到了老杜急促的呼吸聲。他起身打開燈一看,杜金玉嘴唇發紫,口吐白沫,已經昏迷不醒。
隨隊醫生立即趕來,檢查中發現杜金玉的心跳已十分微弱,肺部有明顯的水泡音,呈典型高原肺水腫癥狀。
杜金玉被緊急送到附近格薩爾廣場抗震救災醫療點二炮536醫院搶救。
但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注射藥物,藥水已無法進入;按壓心胸,心臟已不能跳動!
醫生們用盡一切辦法,也沒能挽留住這個42歲送電工人的生命!
21日凌晨4點,杜金玉走了……
他的身后,是一片剛剛燃亮的燈海:從結古鎮到巴塘機場的供電線路當日正式合閘通電,機場燈火輝煌,賽馬場等災區安置點燈光明亮,玉樹結古鎮一片光明……
這個夜晚,除了泣不成聲的工友,沒有人知道這個普通的送電工人。他太平凡、太普通了——工友們花盡力氣尋找杜金玉生前照片,只找到他在玉樹地震中高空搶險架線時的一張背影照。
這個背影,成為他生命永遠的定格。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4-23他們用高超的專業技能點亮生命 給災區帶來希望
- 2010-04-22綠色 為拯救生命而“燃燒”:抗震部隊戰斗精神解讀
- 2010-04-22女民警馬玉芳:"我為沒能搶救出更多生命深感難過"
- 2010-04-21全國哀悼日凸顯家國溫情 格桑花 向生命獻上敬意
- 2010-04-21為了廢墟下的生命:記玉樹災區民族民工救援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