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fēng)首頁
> 文明熱評 > 正文
薩翁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23 16:26? ?來源:新華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薩馬蘭奇作為國際奧委會主席出席的首屆夏奧會是莫斯科奧運會,21日辭世的他有生之年出席的最后一屆夏奧會是北京奧運會。期間的28年,既映射出世界的滄桑巨變,也記錄了薩翁在其中大部分時間作為國際奧委會掌舵人的歷史印記。
莫斯科奧運會1980年舉行時,冷戰(zhàn)正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抵制這屆奧運會,使其成為奧運史上的黯淡篇章。2008年,北京奧運會辦成“真正無與倫比的”盛會,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感召下,運動員和人民超越地域、種族、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的界限,高揚28年前難以想象會在東西方間共同踐行的團結(jié)、友誼、進步的奧運旗幟。
歷史總是充滿超越和進步。薩翁對世界奧林匹克的貢獻之一,就是努力使奧運會超越政治藩籬。
與在莫斯科上演的一幕相似,其后的洛杉磯奧運會受到了蘇聯(lián)以及東歐陣營的抵制。國際政治大氣候,薩翁個人自然無力扭轉(zhuǎn),但他以智慧弱化政治干擾,讓奧運會回歸奧林匹克精神的本真。
莫斯科、蒙特利爾兩屆奧運會債臺高筑,主辦奧運會鮮有問津;而職業(yè)選手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又讓“業(yè)余”特色的奧運會相形失色。為此,薩翁和主辦方大膽在奧運會引入商業(yè)化運作,此后又一直致力于吸收職業(yè)選手進入奧運會。洛杉磯奧運會出人意料地贏得巨大收入,并向全球觀眾奉獻了體育競技和參與者相互交融的精彩。特別是人們看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新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以及薩翁到現(xiàn)場為中國金牌零的突破頒獎的動人一幕。國際奧委會和很多國家的努力讓人們堅信,“政治化”阻擋不了運動員更高更快更強的執(zhí)著超越,也阻擋不了人類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堅定追求。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相關(guān)新聞
- 2010-04-22綠色 為拯救生命而“燃燒”:抗震部隊戰(zhàn)斗精神解讀
- 2010-04-21第二個平民悼念日:“視民如傷”體現(xiàn)民本精神
- 2010-04-20廈門疾控中心發(fā)布居民主要死因 精神障礙首入前十
- 2010-04-20讀書人?讀書事?讀書緣 護學(xué)術(shù)凈土 育精神之樹
- 2010-04-20守護學(xué)術(shù)凈土 培育精神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