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木活字”印刷活存福建客家祖地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21 08:28? ?來源:福建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鄒建寧介紹說,選材時紙張要選用寧化治平鄉當地的玉扣紙,刻、印用字是老宋體,刻字須用上好的山梨木、荷樹木;檢字有單獨的祖傳歌訣,現在改成用拼音順序;排版有格式,先是序言、跋、志等大文章,按照普通古籍的版式排。
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藝最主要的工藝是印刷,在印刷時紙張濕度有比較嚴格的要求,用墨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用力要均勻,用墨多了用力重了會模糊成一塊,用墨少了用力輕了會看不清楚。幾十上百頁的譜印好后,打圈、劃支、打洞孔、下紙捻、裁邊、上封面、訂外線,一冊古色古香的木活字印刷品就做成了。
千年技藝不可丟
1980年,鄒建寧正式拜師學藝,學習毛筆宋體、反寫字、刻字、雕圖版、排版、制版、印刷。歷時5年的學習后,鄒建寧學成出師,開山授徒,自立門戶,承攬族譜印刷。
“族譜一般30年一大修,1995年后,修譜就進入低潮期了。”為了不丟掉祖宗傳下的手藝,鄒建寧就在當地的農貿市場,靠擺攤幫人刻印章、賣版畫、售木雕像謀生,做到了生活、傳承“絕活”兩不誤。
現在,鄒建寧10歲的兒子開始參加美術培訓,為傳承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藝這一千年“絕活”培養興趣,鄒建寧也時常教兒子雕刻手藝。記者問及為什么要讓兒子也學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藝時,鄒建寧鄭重說:“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在我們這代人的手上消失可不行。”(完)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