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木活字”印刷活存福建客家祖地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21 08:28? ?來源:福建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作者 詹托榮 張林勇 羅旺水
福建省圖書館專業技術人員日前在“客家祖地”寧化縣,發現仍活存于世的古老“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藝,現存的木活字數量超過30萬枚。一群被稱為“譜師”的藝匠活躍在福建鄉間,他們用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技藝為當地人印制族譜,這個古老行業也是“譜師”們的生活來源之一。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北宋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泥活字印刷,元代初期農學家王禎于大德二年(1298年)創制了木活字?!澳净钭帧笔怯美婺?、棗木或楊柳木等雕成單字,因取材比較方便,成本不高,制造起來又比較簡單迅速,成為中國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種活字。
目前,這一千年“絕活”主要分布在福建寧化縣城關、淮土鄉、曹坊等地。記者走進了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藝傳承人鄒建寧的工作間,從他的娓娓敘說中,這項塵封已久技藝躍然眼前。
千年技藝有講究
“我這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敝v起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藝,47歲的鄒建寧顯得尤為自豪。鄒建寧說,從小就聽父親說家里世代是幫人印族譜、刻印章,傳到他最少也有四代。
鄒建寧帶記者參觀他家的活字印刷工作間,只見不到20平方米房間里的木活字沿墻密密匝匝、一盤挨著一盤整齊碼放在木質長凳上。鄒建寧說:“日積月累下來,我家的木活字有6萬8千多個字,其中有部分是清朝末年的,大部分的字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新刻的?!?/p>
木刻活字印刷工藝十分考究,平時除了要做好制字模、反字毛筆書寫、刻字等基礎工作,印譜時還要嚴格按照理稿、檢字、打圈、分譜、折譜等10余道手工工序規范操作。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