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企業創建工作初探
龍海市文明辦主任 曾繼才
?
近年來,龍海市縣域經濟三產比重結構發生較大變化,2009年工業總產值59048億元,農業總產值576億元,縣域經濟九成GDP靠工業。企業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然而,在文明單位創評中非公企業比例嚴重失調。本屆我市榮獲省級各類文明稱號24個,非公企業0個;市級370個文明稱號,非公企業只有23家,充分暴露了企業文明創建工作的嚴重滯后。
當前,各類企業從業人員成為遍布我市城鄉的宏大群體,2008年底,全市務工人員達1796萬人。他們既是創造社會財富的生力軍,也是社會文明建設的實踐者。他們的精神狀態直接反映了社會文明程度,理應成為精神文明建設關注的重點。廣大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不能僅限于村級組織和村民參與的活動,而是要調動農村三個產業單位主體與全部從業人員參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至少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一個縣、一個鄉鎮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能沒有企業的加盟和廣大務工人員的參與。
企業單位文明創建工作滯后存在主客觀原因。主因是非公企業對于創建文明單位工作的認識不到位,自覺性與積極性不高。不少企業主認為創評信用企業可增貸款授信,評定質量等級可爭取產品免檢,創馳名商標既有政府獎勵又有市場效應,包裝上市更是名利雙收……而創建文明單位沒有以上實惠,還要多發獎金。另一方面,在客觀上,創建成果的應用與創建標準的不一致影響了非公企業創建的積極性。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創建成果等同于政績、獎金,等同于單位品牌與業績檔次,而非公企業的創建成果僅是一塊牌子而已,缺乏吸引力。另外,按現行有關規定,企業文明創建歸屬于“文明單位”類別,套用文明單位的創評標準。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和追求效能最大化的行政、事業單位,其組織架構、運作模式、作用作為等存在明顯差異,文明單位創建標準對于民營企業可操作性不強,不適用于文明企業創建。
要強化和改進企業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使企業文明單位的創建與時俱進,與量俱增,甚至后來居上。除了縣級以下基層要做好宣教、發動、指導、擴面、推進的工作外,還應該在更高層面,從機制、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上下聯動,為文明企業創建提供制度依據,創造良好環境和氛圍。
1、建機制,著力抓緊企業尤其是非公企業的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一方面要把它列為各級文明辦當前乃至今后一定時期的基本任務,層層加大工作力度;另一方面,根據各級統計部門的企業分布數據,適當單列并逐屆增加省級、市級文明單位申報指標,尤其是對沿海經濟發達,企業聚集的縣市,增加指標給予適當傾斜,用于企業創評。
2、低門檻,引導更多企業投入創建。建議凡是規模以上企業建有中共基層組織或工會組織,并按要求搞好創建的,都可申報文明單位考評;凡是獲得文明單位稱號滿一屆并保持榮譽的,都有資格申報晉升上一級文明稱號;凡是未具備申報條件的非公企業,都應納入所在村或鎮區創評文明村鎮的實地考察范圍。
3、定規則,逐步規范切合企業實際的考評細則。文明單位稱號及其創建標準對于企業,不能只是個榮譽和一般性條文規定,它還應該是一頂規范、約束企業社會行為,鞭策、引導企業全面發展,促進提升企業人財物素質的綜合性、準則性、實質性的“帽子”,要有利于增強企業社會影響力,引導企業進一步承擔社會責任。因此,有必要在“文明單位”的大類別下,由省、市出臺《文明單位標準(企業)》或《文明單位考評細則(企業)》,內容包括和突出愛國、守法、信用、安全、質量、環保、勞資關系、企業文化、社會奉獻、員工素質、可持續發展等等,使企業文明單位創有目標,評有依據,規范運作。
4、把好關,努力提高企業文明稱號的含金量與社會可信度。根據企業生存發展空間具有的社會性和特殊性,有必要從創評機制、體制、政策措施上強化企業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一是各級文明委應增設部分與企業創建關系較為密切的成員單位,成立由部分與企業管理相關的行政業務部門組成的企業文明建設聯席會議,以文明辦為召集人,負責企業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的規劃、指導、初評、把關,加入聯席會議的行政業務部門應包括有:技術質量監督部門、金融部門、稅務部門、勞動保障部門等,以達到企業行為監督與文明創建督導的統一。二是由文明委牽頭,在政府及相關部門自由裁量權內,出臺對企業文明單位的有關優惠政策措施,使企業文明單位在征地擴建、金融信貸、創優創先、市場拓展等方面享受到有別于非文明單位企業的服務與待遇。同時,通過授牌表彰、信息發布等形式,加大對企業文明單位綜合性榮譽的褒揚力度,在有設立“創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獎”、“名牌產品認證獎”等地方政府配套獎項的市、縣,要把企業文明單位按獲獎級別檔次納入頒獎,進而鼓勵企業主和員工樹立創評文明單位的光榮感和責任意識。三是適當調整對企業文明單位考評驗收的把關項目。企業文明單位驗收把關的內容應為:計生一票否決、綜治一票否決、重大安全責任事故一票否決,以及創建工作嚴重滑坡、效益嚴重滑坡、嚴重的逃廢債行為、嚴重的偷漏稅行為、勞資嚴重對立引發群體性不安定事件等。
?。埡J形拿鬓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