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鋒
廣州前汽車辦的官員一次聊起京城攻關“歷險記”:在貴賓樓請吃,一結賬身上3萬塊錢的信用卡愣刷爆了,急忙召來廣州駐京辦的人救急。廣州成為中國新的底特律汽車之城,貴賓樓那檔子事要記上一筆。不夸張地說,在當今中國,地方政府幾乎所有重點項目都是一瓶瓶XO或茅臺砸出來的。
4萬億“鐵公雞”(鐵路、公路、基建)項目里頭有多少酒精不好說,但中國GDP里的酒精含量確乎不低。“公款吃喝9000億”是事實,是國家國防開支的5倍,是醫療投入的4倍。這叫“酒桌經濟”。就怕你酒桌不經濟,光喝酒不辦事或辦不成事。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就是請客吃飯。
瓶底帶著印把子,跟你喝酒那是看得起你
《基辛格回憶錄》中記載了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軼事,在那次改變全球政治格局的破局之旅中,除了“小球轉動大球”,還有茅臺的功勞。周恩來向美國“總統”尼克松詳細介紹了茅臺酒的妙用,說沒油了可以當燃料。該“總統”果真回家求證,把中國贈送的一瓶茅臺點燃,大火猛然躥起。中國的茅臺險些釀成國家災難,基辛格這樣寫道。
前一段曝光了河南兩家駐京辦花66萬元購買777瓶假茅臺酒的丑聞。其實這本不是新聞,駐京辦本來就是“酒精辦”。到京辦項目,沒有“酒精老弟”攻關,焉能成事。通常部委辦的官員只要答應出來吃飯了,那事情就成了一半。很少有像前廣州市長黎子流那樣,用粵式普通話到人家辦公室硬講,急得一頭汗也講不明白。該市長在坊間至今流傳著“站在床頭看嬌妻”(站在船頭看郊區)的美談。想來部委辦的官員,不知是真聽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粵式普通話,反正一到酒桌上就什么都聽明白了。
地方官員“跑部進京”,小老板則泡走廊。一小老板講述拿下北京站電控系統項目的故事,人家愣是在辦公樓走廊里蹲了半年,從人生地不熟到混個臉熟,到最后答應出去吃飯,到最后拿下項目,這等艱苦卓絕臉皮厚不是爾等書生能為啊。
房奴抗議房價高,一把火燒到政府后院,政府代理人忙出來辟謠說政府地價占不過房價的三成。這筆賬現在算不清。有一點是清楚的,房地產業內都有10%的不可預見費,這一成房價里面少不了酒精的費用。包工頭拿工程得酒,開工得酒,驗收得酒,“中國大酒店驗收”。開發商報建、賣樓那幾百個圖章更得酒,那是一瓶瓶XO磕出來的。瓶底帶著印把子,酒桌上審批吧。
打通權力之門唯三樣:煙、酒、性,此“世情三友”是當下中國社會運轉的潤滑劑。無此,斷難前行。某老板從俄羅斯歸國后贊嘆,還是中國制度好,問為什么,“它給錢就辦事兒啊,那幫俄國佬,拿錢還不辦事兒!”
百度百科上寫著:酒,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這段陳詞果然很百度,不通國情的谷歌只能撤出。谷歌,你退出吧,都不懂得用XO或威士忌去磕。
酒是民俗,向與婚喪嫁娶相連。酒神能打通陰陽兩界,中西皆然。在今天的現實中國,酒能打通權貴之門。中國崛起,然鄉土中國人倫的“差序格局”未變,親疏關系是由自己——家人——親屬——朋友——熟人——陌生人等逐漸推開出去的。想辦事兒,我認識你是誰呀!
通常說某人吃得開,就是朋友關系多,能吃得到的熟人多。而生人是不能硬吃的,只有用一道道酒焐熟,才能開吃。
中國官場要找所謂“靠山”、“撐腰”,愛“走后門”、“求情”、“托人”,無非就是把生人變成可吃的熟人。“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干部要培養;能喝一斤喝八兩,這樣的干部要商量;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干部我放心。”領導也理由十足:“下級敬你酒,你不喝,他說你擺領導架子,不和群眾打成一片”。
孫立平說中國社會潰敗,吳思說中國社會潛規則。有幾樣東西確乎是把體制的大廈搞松了,不知是好還是不好。性就是這樣的東西,人們的下半身一拱一拱,道德的大廈就松動了。酒也是這樣東西,酒杯一舉一舉,體制的大廈就松動了。巍峨大廈將傾,你我皆在其中。
前美國“總統”里根說,把共產主義埋藏在歷史的灰燼中。要我看,腐敗分子早已將共產主義埋藏在酒杯中了。
![]() |
責任編輯: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