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酒,世界都有
中國開飯,世界管飽;中國開酒,世界都有。中國既是世界的開胃酒,也是世界的壯陽酒。
在中國,不一定什么事都可以攤到桌面上來說,酒桌除外。酒桌適宜神交、社交、私交。中國人喝紅酒四大俗“碰杯、干杯、碎杯、交杯”這時看來也無傷大雅,只要感情深,管它主義真。
酒桌澆筑了一個社交的中國、節慶的中國、禮儀的中國。網友們曾對招待奧巴馬的國宴津津樂道:翠汁雞豆花湯、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蘆筍、烤紅星石斑魚、一道點心、一道水果冰淇淋和2002年的長城五星葡萄酒。
上至國家元首、下到平民百姓,酒精不燃燒,不算搞社交。因此,酒精文化碰到汽油文化就傷痕累累,禁酒令越來越嚴,仍難敵陪酒之風,把車扔在原地,酒還得照喝不誤。
逢年過節,猛酒當道。有個段子說,北京人喝酒:來個紅的!是指“紅星二鍋頭”;來個牛的!是指“牛欄山二鍋頭”。過節聚會,喝酒難免,有人說要移風易俗,但多少年喝到打點滴送醫院,都是常態。
你可以不懂中國話、不懂中國文化,會喝就行。無怪乎老外感嘆“中國就是個大party”,party上不認識人沒關系,語言不通不要緊,酒量甚至也無所謂,只要你自己High起來,似乎就足夠了。
幾千年來的中國人在這方面并無多大變化。喝吧,中國!
上海一席談
對吃至今有敬畏之心
像北京那種一個飯局人越吃越多的事情,在上海基本是沒有的。又不是去充軍,在上海吃飯不可以臨時抓人。
文/陳村
我1954年生在上海,前半生很少遭遇飯局。當時的平民百姓,極少有機會去飯店吃飯。民以食為天。在貧困的日子,日常的生存都有問題,遑論到飯店奢侈?!渡虾5脑绯俊芬粫校Y本家們每周要聚餐,那是特例。畢竟是新社會了,最好是偷吃,只吃不說。他們雖然有錢,一旦被檢舉堅持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會倒霉的。不是么,文革中,那些吃得好的人一一吃了苦頭。因此,對吃我至今有敬畏之心。
![]() |
責任編輯: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