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和“英雄”
作為帶領村民拒領征地款的李小忠,被村民奉為“英雄”。相反,死于維穩的王昆、王躍,則被村民視為“叛徒”,村民不愿他們的骨灰進村。
在王昆、王躍、李小忠“相互毆斗”至死方休的漁村一組,本是滇池岸邊一個寧靜得有點偏僻的村莊。過去這里的人們依靠種菜為生,與滇池岸邊幾百米的距離,讓這里旱澇保收,人際關系也融洽和諧。村民們講,有風水大師來看過,說這里的風水是附近最好的。
按照昆明市的規劃,為了發展現代化城市,新的昆明將以滇池為中心發展“一湖四片”的新城市格局,“告別翠湖時代進入滇池時代”。而漁村所在的呈貢縣將是今后新昆明的東區,志向遠大的地方政府,打算在這里建一座新的城市。
很明顯,處于滇池沿岸的漁村,對于新城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很快,一兩年的時間,人們發現這里前前后后蓋起了不少色彩鮮艷的樓盤,和村莊并立一處。起初大家倒是樂于欣賞這一奇景,可后來,村民們發現自己的村莊開始被稱為城中村了,雖然這里還沒有城,再后來,改造城中村的政策出臺了,很多村莊得遷走,他們的土地也將被征用。城市終于來了。
王昆、王躍的人生軌跡也就從此時開始變得離奇詭異起來。由于這樣或是那樣的因素,當上級政府的宏偉藍圖到達王昆、王躍這樣的基層組織時,往往就變成了痛苦的博弈和永無止境的口角。具體到涉及漁村的400畝耕地征用問題上,不知何種原因,2007年決定征地時所需款項遲遲沒有到位,而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矣六鄉的房價如今已達到6000元/平方米左右。當王昆等在2009年底受命發放補償款時,村民們已經不能認同三年前定下的16.5萬元/畝的價碼,人們拒領征地款以示抗議。無休止的爭吵就此開始。“王昆回家就說,發錢這個事弄不成,因為本身就是政府的問題,地價低的時候不發錢,壓了三年,現在誰能認可這個價碼呢。”妻子郭瓊麗抱著王昆的遺像,“他說村民不理解他,他又要維護政府,錢發不出去,上級還讓他必須維護穩定,這工作沒法做。”按照王家的說法,如果王昆在政府規定的時限內完不成征地款發放工作,將有實際且沉重的處罰,“他當選這個村官時,是要向政府交幾千塊押金的,而且他的工資是年底才發,發不發看他的表現”。
很多時候,村小組一眾在職人員成了村民宣泄不滿的對象。另外為了防止有“叛徒”來領款,部分村民自發每天堵在小組門口,前來領款的人要先經過他們這一關,村干部和工作組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很快,整個村莊分化成拒絕領款、不敢領款以及只得領款(在職人員家屬)幾個群體,矛盾終于開始激化。
命案發生后,作為帶領村民拒領征地款的李小忠,一直被政府方面視為鬧事者,卻被村民奉為英雄。村民們承認雖然他平時“也經常賭個錢”什么的,但是“大是大非問題上沒含糊”、“是條漢子”。有人發起募款,想在跑馬山公墓給他買墓地。當然,也有村民表示不認同。相反,“叛徒”的下場是可悲的,有人警告王家,要是王昆、王躍兩名干部的骨灰敢拿進漁村,后果自負。沒人出來維護王家。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