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囊相授 浙江農民指導光澤菇農發展食用菌
本報訊 常規品種的香菇,過了清明節就淡出市場了,但吳忠夏的反季節香菇卻是個例外。4月12日,今年54歲的老吳和妻子正在菇棚給袋裝香菇放氣。他說,目前這批5000袋反季節香菇,一個月后就能上市。由于數量有限,價格比冬春季的普通香菇要高1倍。
吳忠夏是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鄉人,他從小就接觸食用菌,20多歲就掌握了香菇、茶菇等10多種食用菌栽培技術。考慮到慶元種菇的人多,競爭日趨激烈,吳忠夏于1998年舉家搬到光澤,發展食用菌生產。
來到光澤后,吳忠夏擔當司前鄉司前、長庭等村30多戶菇農的技術指導。老吳人厚道不保守,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司前鄉的食用菌栽培規模很快發展壯大,成為當地農民穩定的致富項目。
經過五六年的合作,司前鄉已培養出一大批的種菇能手。2003年,吳忠夏在地處城郊的鸞鳳鄉饒坪村,租了一塊2畝多的地。從那時起,老吳夫妻倆每年都種3萬袋香菇、1萬袋鳳尾菇和4000包黑木耳。除去成本,年收入穩定在5萬元左右。去年底,他又投入3萬余元,在饒坪村租了8畝田,種起了竹蓀。
在光澤,吳忠夏夫妻倆跟食用菌打了12年的交道,經他指導的光澤菇農不下百戶。如今,他的菌種和技術,還延伸到了與光澤毗鄰的江西黎川、資溪等縣。
(高德運 宋志峰 武少龍)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