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棚戶區拆遷補償政策出臺 就地安置實行拆一補一不補差價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4月15日訊(本網記者 楊永敏)從2010年起,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集中成片棚戶區改造;對“就地安置”的,采取“拆一補一、不補差價”方式;鼓勵選擇貨幣補償,有條件的地區可提高補償標準。日前,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危房)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有關改造目標和安置政策,并要求以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為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
《意見》還第一次細化資金、稅費、拆遷等方面對棚戶區改造進行支持,并提出在有條件地區,棚戶區項目可貸款貼息。
3年棚戶區改造 涉及16.7萬戶
記者從城鄉和住房建設廳獲悉,根據各設區市棚戶區改造三年規劃,從2010年起至2012年,福建省需要改造棚戶區3814萬平方米,涉及棚戶區住戶16.7萬戶。
其中,城市棚戶區3563萬平方米,涉及棚戶區住戶12.8萬戶;國有工礦棚戶區251萬平方米,涉及國有工礦棚戶區住戶3.9萬多戶。
2010—2012年,每年計劃改造近1300萬平方米,改善棚戶區住戶居住條件5.5萬多戶。
據介紹,居住在城市棚戶區的住戶,大多數為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戶。尚未改造的城市和工礦棚戶區大多缺乏商業開發價值,難以完全通過市場開發和依靠企業實施改造,需由政府主導,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