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陡漲 福州解放大橋橋洞蝸居客險被卷走
誰知,降雨不止,閩江突漲,一不留神,就要淹沒過他們的床鋪了。眼看危險來臨,他們渾然不知。幸好,有民警巡邏至此,發現了他們。4人來到派出所,小陳悄悄溜走了。
下午,江水退了些,幾位橋洞蝸居客,便紛紛準備回“家”。民警趕緊攔住他們,“閩江上游的水電站來電話說,下午將放水12000多立方米,到了晚上漲潮時,江水可能沒過他們的家。”一番商榷后,民警暫時將他們送去附近的救助站,度過這兩天再說。
而他們急于回去的那個橋洞里的“蝸居”,衣架、鍋碗、柴火等生活必需品,一件不少。橋墩的墻壁上,不知道誰留下一副紅漆對聯:天天好運,財源流進。對聯中央,寫著一個大大的“錢”字,里面還有兩座用來裝飾的木雕。
木雕是房客賈金綠的杰作。這位河北人,今年46歲,雖然無業,但卻有一手木雕的絕活。不久前,他和在學生街做手機貼膜的小陳結識,便萌生了學做貼膜的想法,而小陳亦被他的手藝吸引。
65歲的陳兆和是這里最資深的房客,已經住一年多了。他們搞不清楚,自己是這里的第幾任“房客”了,“有些人找到工作,就走了;有的人剛走沒幾天,沒活干,又折回來了。”相比其他的兩張簡單拼湊的木床,老陳的床顯然結實許多。他平日以撿塑料瓶為生,這是他一年前撿破爛時特別相中的,“‘家’里最重要的就是床,那次我把它搬來以后,發現竟然大小剛好,像定做的。”其實,老陳是有過家的,那是在閩侯荊溪的鄉村。早些年,老陳入贅到當地的寡婦家,也曾生活殷實,不承想一年前,妻子和前夫生的兒子將他逐出了家門。
說起這段往事,老陳眼里沒有悲傷,“來這里住過的很多人,情況比我還差。”自己至少身體還好,而旁邊的向東華,身體虛弱,為了吃飯,每夜游走在街頭巷陌,從垃圾箱里掏點可換口飯吃的廢品。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