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急劇擴大導致畢業生質量與就業率下滑
據了解,20世紀80年代前,全國只有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十幾所藝術類院校。但近年來,隨著社會對藝術類人才需求的增加,全國各地的高校紛紛開設藝術類專業,藝術教育規模急劇擴大。
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徐翔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目前全國招收藝術類考生的獨立院校有36所,就專業來說,目前招收“影視表演”專業的院校就有1000多所,其中本科招生的有600多所。
除了美術、音樂等“純藝術”類專業外,一些高校還開設了建筑學、文化產業管理等與藝術相關的專業,同樣被納入藝考范圍。然而,由于這些專業并不具有鮮明的特色,同時由于“蘿卜快了不洗泥”,教學質量也存在諸多問題。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炤長期關注這一現象。他認為,“目前來看,教育質量問題主要還是來自高校內部的教學管理。”
王次炤分析,由于“藝術學”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只是一個從屬的一級學科,教育管理部門在制定評估標準和監管程序時,無形中忽略了藝術教育的特殊性,以致造成評估中的假象和監管中的不到位。這樣一方面造成高校學科點布局嚴重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嚴重地影響教育管理部門對高校學位授予的管理。
徐翔也呼吁,盡快建立藝術教育的教學體系,包括場地、設備、師資力量的建設。另外,相關部門要對不科學的招生進行有效監管。
不科學的招生也給日后這些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帶來非常大的困難。百度貼吧“藝術生”專版中關于《地方高校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問題》調查問卷最新數據顯示,55%的被調查者從事的都是與藝術專業無關的工作,25%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自由職業的“藝漂”狀態。同時,80%的被調查者認為藝術專業就業形勢相對嚴峻。
據報道,山東省高校去年一般專業有效就業率不足50%,藝術類尤其是美術類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更是用“慘淡”來形容,部分高校的美術類專業就業率很難達到10%,有的高校美術類學生就業率為零。
![]() |
責任編輯: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