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文學只是幻想?韓寒模式不可復制?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13 10:15? ?來源:青年報
我來說兩句
盡管“80后”寫手早就成了一個熱門詞,但昨天來滬參加上海作協和文學報社主辦“上海80后作家群體研討會”的中國作協辦公廳副主任胡殷紅卻表示,中國作協官方文件里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出現“80后”這個詞,而只會使用“青年作家”。“‘80后'可能只是我們的一個幻覺,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同樣一語驚人的還有南京師范大學教授何平。種種跡象表明,“80后”正在遭遇誤讀。
“80后”文學只是一個幻想?
現下,很多人有了這樣的刻板印象——如果一部小說寫得很沉重,寫得如余華、蘇童那樣傳統,那一定不是“80后”寫的,因為“80后”文學如今儼然成了青春、傷感、網絡的代名詞。但是胡殷紅昨天說,中國作協之所以堅持使用“青年作家”,實在是因為“80后”還遠沒有形成一個文學流派,大家各寫各的,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年輕。
這可能是有道理的。幾天前,本報記者在成都遇到勢頭很猛的“80后作家”笛安。她就很不能理解,為什么人們一說到“80后”便是用那幾個軟弱無力的詞來形容,“其實我從來不在網絡上寫作,而我一直在想讓自己的作品更有深度。”
“什么才是典型的‘80后'文學?也許這本身就是我們虛擬出來的一個概念!”何平說,“其實在韓寒和郭敬明之外,存在著一批堅持傳統寫作,早已告別了傷感和青春的‘80后'。即便是韓寒和郭敬明,他們現在寫的東西,和10年前相比,也早已不是一回事了。”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