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集錦(組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12 09:00? ?來源:中國文化報
我來說兩句
泉州市中山路

形成于20世紀30年代的泉州老街區。中山路共分為三截路段,涂山街頭以南至新橋頭稱中山南路,涂山街頭至鐘樓稱中山中路,鐘樓以北至華僑新村模范巷口稱中山北路。這里一直是泉州最繁華的商住街,人煙輻輳,生意興隆,也是“老店號”最集中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有柱廊式騎樓可作遮陽避雨人行道,建筑風格糅合南洋和閩南傳統特色,是泉州人民和海外僑胞感情血濃于水的實物見證。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還保存有這種建筑風格的街道。因此中山路是泉州籍僑胞尋根謁祖、思鄉、愛國的親情信物,是僑鄉的象征性建筑。
無錫市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

以2008年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古運河為中軸,南長古街和南下塘古弄分列左右,為獨具特色的古運河江南人家歷史文化街區。因與京杭大運河連通,是貫通中國南北水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因河而生,因河而興,其歷史文化價值主要表現是中國吳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古運河畔江南人家的原生態風貌地以及運河申遺的重要示范地。街區現存有少量明、清古民居,絕大部分歷史建筑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建,建筑有著濃厚的運河江南人家特點,既有院落式、竹筒式、獨立式的枕河人家,又有中西合璧的石庫門商賈別墅。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