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被遺忘了嗎?讀書結構淺層化、功利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12 08: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現象二:讀書工具化
學業就業有壓力
實用知識受歡迎
現在社會變化快,人心較浮躁。大學生們承受著未來就業的壓力,還有許多忙于為出國、考研和各種證書做準備,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看比較嚴肅的書籍。在走訪大學書店時,羊城晚報記者發現,有關四六級、托福、GRE、考研、公考和其他關于考級、考證等實用性較強的書籍最受大學生歡迎。
不少大學生課外時間都忙于考研、考證,很少有時間用來讀課外書,更有不少學生感覺課外書只能是“副業”,考研、考證才是“正業”。華師大三學生小陳向記者透露:“我每天用于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不會超過1個小時。因為我還要考一些證書,像會計從業資格證,BEC等考試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讀課外‘閑書’的時間就當然少了。”
“我們宿舍現在都沉浸在英語中了!”中山大學大三的小戴表示,在她的身邊英語書籍是最常見的,“GRE、雅思、托福、BEC,大家都在忙著準備各種英語考試,將來出國、考研或者找工作都需要。”而對于大一、大二的低年級學生,英語四六級詞匯也是必備書本。
“我主要讀一些法學專業的書,另外就是看一些人文社科類書籍和小說當作調劑。”中山大學法學專業的小周告訴記者,她現在的讀書安排主要是為了加強專業學習。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同學對課外書籍的選擇,首先集中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專業學習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