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自己一生90%的錢回報國家”——2009年度“中華慈善獎”獲得者陳光標素描
他是一名環保衛士,長期以來,他堅持不懈地致力于中國再生資源回收產業;他是一名公益使者,做企業11年來,他重點幫扶西部地區,共向社會捐贈11.3億元,大約50萬困難群眾從中受益;他是一名慈善勇士,多年來,他用心堅守,在慈善之路上堅定地行走……
他,就是連續五次獲得中華慈善獎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9日,他再次站在了2009年度中華慈善獎的領獎臺上。
陳光標選擇慈善并非偶然。從小他就受到家庭環境的熏染,盡管家里生活條件也很艱苦,但母親總是樂善好施,樂于助人,快下雨的時候,她會先幫別人家搶收麥子。即使對路過門口的乞丐,母親也會以禮相待,請他們上桌與家人一起吃飯。這些事情,都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小學三年級時,陳光標利用暑假賣水,一個暑假掙了四塊多錢,幫助鄰居孩子交了一塊八毛錢的書費,得到母親的表揚。
“每天陳總的電話中,有一半是公司的業務,另一半就是與慈善有關的事。”公司員工悄悄地告訴記者。
有心的人們不會忘記,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發生,陳光標便帶領120人、60臺重型機械第一時間趕到災區救人,打通道路。
連續三年春節,他帶領幾百位企業家,給四川、新疆、西藏等地的困難群眾發紅包、送年貨。
最近,我國西南地區發生嚴重旱情。他捐贈了5300噸礦泉水,還從江蘇、安徽帶了21支打井隊,決定為旱區打200口井,目前已經打了37口。
就在4月8日,他捐給中國紅十字會和中華慈善總會用于西部抗旱的1200萬元善款已到賬,他還在山東買了11臺打井機,已送往西南旱災區。
多年來,他一直堅持把公司凈利潤的50%拿出來回報社會。同時,他還決定把自己一生掙的90%的錢回報給國家。“我非常清楚,沒有國家的好政策,沒有社會的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他說。(記者 衛敏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4-08“中華慈善獎”今日頒發 閩籍黃如論、曹德旺獲獎
- 2010-03-30省慈善總會今設現場捐款點
- 2010-03-22章子怡的“捐款門”的慈善代價 折射中國慈善制度漏洞
- 2010-03-22章子怡“捐款門”折射中國慈善制度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