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劃定海島生態特別保護區,對兩個無人島實行封島管理,保護珍稀海洋物種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4月8日訊(本網記者 林姿 袁文通)“現在的牛山島,周圍環境改善了很多!”平潭縣澳前鎮村民老余,在2008年成為看護牛山島生態特別保護區的護島人,“現在牛山島的龜足(一種貝類的海產品),多了好幾倍呢!”在平潭,已有十多名和老余一樣的“護島人”,看護著牛山島和山洲列島兩個無人居住海島。由于兩個島嶼生物物種珍稀,因此成為平潭的海島生態特別保護區,實行封島管理。
如今,經過近三年的有效管護,牛山島和山洲列島的生態環境有了較好恢復。平潭海洋與漁業局海域科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在保護規劃中,牛山島還可開發海洋生態旅游業,集觀光、休閑、海上探險為一體的原生態旅游;而依托山洲列島的厚殼貽貝繁育區,還可在流水鎮周圍建立深加工基地,對珍稀品種進行深加工,打造地方特色品牌。這意味著,今后牛山島進行旅游開發后,游客到平潭可乘船上無人島,觀看多種珍稀海洋生物。
封島兩年海產恢復明顯
“2008年起,我們開始對牛山島和山洲列島實行封島管理。”上述負責人介紹,牛山島盛產龜足、厚殼貽貝、壇紫菜等100多種海洋生物,周邊海域就是福建省三大漁場之一的牛山島中心漁場。但牛山島面積狹小,生態系統脆弱,極易遭到破壞。
山洲列島由山洲島、坪洲島等4個主要島嶼組成,離岸較遠,生態系統類型多,更是天然厚殼貽貝和各種海螺等的附著地,平潭著名的“蝴蝶干”就是厚殼貽貝風干制成的。山洲列島周圍海域還是閩中漁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上世紀80年代起,由于漁民大肆捕撈,造成漁業資源嚴重枯竭,各種藻類貝類數量也急劇下降,連周邊的雜色鮑和海參也不見蹤影。”該負責人稱,因此在牛山島和山洲列島實行封島管理,目的就是維護生態平衡,使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瀕危珍稀物種、地方物種以及其他水產資源、旅游景觀得到有效修復,提高生物多樣性。
封島兩年多,龜足等珍稀海產得到顯著恢復,平潭海洋與漁業部局海域科負責人告訴記者。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