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陌生女網(wǎng)友連續(xù)一周的加好友邀請,他開始與她網(wǎng)上交往,誰料想,這個網(wǎng)友不是別人,居然是懷孕后辭職在家的妻子。見丈夫愛上了“另外一個自己”,妻子傷心不已,不僅要去將孩子流產(chǎn),還執(zhí)意要離婚。(4月6日《東方今報》)
雖然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守身如玉,對自己保持“絕對忠誠”的心情可以理解,卻也不能不說,作為妻子的陳女士考驗丈夫的方式有欠妥當(dāng)。陳女士的錯誤就在于,她將婚姻、愛情和人性過于理想化了。其實,愛情也好,婚姻也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非永恒不變、堅不可摧的,而是和人生一樣,有生老病死,有溝溝坎坎。一紙婚姻契約,或者情人們迷狂階段的海誓山盟,都不足以保證對方的忠誠。愛情與婚姻是兩個人共同的事業(yè),它的維持依靠雙方持續(xù)不斷的對話和交流以及彼此的理解與寬容。陳女士在網(wǎng)上“色誘”自己的老公,一方面說明她對丈夫缺乏最基本的信任,他們的婚姻已經(jīng)出現(xiàn)危機,而危機的根源則可能就在于她自身;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這段時間他們夫妻倆交流不足,或者是陳女士因懷孕可導(dǎo)致精神異常所致。但不管怎樣,陳女士的這種行為都表示,他們的婚姻暫時出現(xiàn)了問題。
孔子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王爾德也曾經(jīng)說過,“我什么都能拒絕,就是不能拒絕誘惑”。他這話說得非常實在,非常人性化。不管男人女人,都有七情六欲和人性的固有弱點,每個人抗拒誘惑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沒有任何人是真正的圣人或坐懷不亂的柳下惠。如果陳女士的丈夫?qū)嵤懊滥杏嫛保灰\用得法,所釋放的電力足夠強大,同樣未必不能將陳女士自己也“釣”出來——如果碰到這種情況,陳女士又將如何自處呢?
人到中年,我在很多事情上也許已經(jīng)顯得過分理性化了。每當(dāng)有人問我對于愛情的看法,我總是回答:“我不相信愛情。”其實,我倒是非常愿意相信愛情的,也會為從古到今流傳的各種愛情神話而感動;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同樣深知愛情的脆弱。西哲云,“愛比死更堅強”,這話沒錯,但只是愛的一面,或在愛的高潮期時是如此。然而,如同飄風(fēng)暴雨不終朝,任何過于強烈的感情往往都維持不了很長的時間,當(dāng)激情消退時,那些海誓山盟也許還在情人們的耳邊回蕩,但當(dāng)初“比死還堅強”的力量卻已如黃鶴一去不復(fù)返了。
人天生就是社會性的動物,寂寞對于很多人來說是最可怕的。婚姻和家庭,作為一種情感、經(jīng)濟以及性的滿足的互助共同體,是人類應(yīng)對寂寞,獲得安全感的一種制度化的功能單位。如果雙方愿意維持這一共同體,就應(yīng)該彼此不斷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建立起一種牢固的感情紐帶,同時保持一種基本的信任,并在婚姻發(fā)生危機時及時修復(fù)。否則,離婚未必不是一種解決危機的可行辦法。 (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