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
省委宣傳部負責指導全省城市社會宣傳工作,重點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愛國主義教育、重大典型宣傳、形勢政策宣傳、黨員教育和全民國防教育等工作,推進各地培育和樹立進取向上的地區精神,營造良好思想政治氛圍。
省文明辦負責全省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的組織、指導和管理;協調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共同抓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調研、分析與反映全省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交流、推廣各地文明城市創建的經驗和做法;組織開展全國文明城市的評選推薦工作,負責省級文明城市(縣城、城區)評選方案的制訂和考評活動的組織。
省綜治辦負責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正確行使綜治一票否決權,建立和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廣泛開展基層和行業系統平安創建活動,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加強基層綜治組織網絡和運行機制建設,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建立多元調解銜接機制,全力維護社會安定穩定;針對突出的區域性治安與穩定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斗爭和重點整治;大力開展治安防范工作,積極推動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進一步加強對重點群體的教育、服務和管理,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增強群眾的安全感。
省教育廳負責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職、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堅持把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有機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抓好校園環境綠化美化,創造良好育人環境;組織開展創建中職、中小學德育先進校和大、中、小學文明學校活動;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抓好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省經貿委負責組織和指導城市商貿行業開展創建文明行業活動,推動商貿企業誠信興商;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食品安全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動改善城市市場環境;組織和指導城市牲畜屠宰場建設,依法打擊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負責城市節能監督管理,指導資源綜合開發和合理利用,協調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省公安廳負責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增強打擊效能,全力維護社會和政治穩定;整治治安、交通、消防管理中突出問題,加強公共娛樂場所和特種行業的治安管理,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推進文明交通行動,提高快速反應和社會面控制以及各類治安災害事故防控能力;創新服務民生舉措,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在戶籍、出入境、交通、消防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實施各種便民服務措施;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積極推進警務工作改革,實施社區警務戰略,提升社會矛盾化解能力。
省民政廳負責指導各地推進城市社區建設,開展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加強社區自治組織和民主制度建設;指導各地開展創建“雙擁模范城(縣)”活動,完善落實優撫安置政策;指導各地做好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工作,倡導支持慈善事業發展;指導各地加強殯葬管理,優化殯葬服務,推進喪俗改革。
省司法廳負責制訂實施全民法制宣傳教育規劃,認真組織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加強基層調解網絡建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人民調解員的作用,積極調解各類民間糾紛,化解社會矛盾;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積極引導廣大法律服務工作者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工作,促進和穩定就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建立適應增強全省綜合競爭力需要的勞動力市場基本框架;開展整治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專項檢查;打擊“黑中介”,整治用人單位非法用工,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督促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等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切實解決下崗失業人員集中反映的問題,建立社區下崗失業人員臺賬和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運行管理制度,對“4050”和其他就業困難人員,實行“精細化”、全程服務和“人定人”專門幫扶制度;開展社區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培訓申請、社會保險接續等就業服務;廣泛宣傳政策法規,以提高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律意識,有效預防和糾正介紹和使用童工的現象,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省環境保護廳負責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的監督指導;督促當地政府落實主要污染物減排各項工作任務;加強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日常監督管理。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硬件和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條件;抓好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綠化美化和建筑工地管理,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創建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文明工地和文明風景旅游區活動;加強住房保障和物業管理,提高人民群眾的居住水平;指導督促各地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為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參與社會活動創造良好條件。
省文化廳負責抓好文藝創作,實施精品戰略;組織開展創建文化先進縣(市)工作,抓好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和“文化進社區”活動及其他群眾性文化活動,抓好“激情文化廣場”、“社區文化藝術節”等社區文化服務項目;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組織開展對外對臺文化交流;加強對文化市場的檢查指導,特別是網吧、電子游藝廳等實施有效的管理;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設。
省衛生廳負責加強衛生行風建設;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組織、發動與指導開展衛生創建、健康促進和除“四害”等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協調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愛國衛生工作;動員全社會參與疾病預防控制和以提高全民衛生素質和健康水平為目的的社會性衛生活動;積極倡導和組織無償獻血;組織開展“衛生進社區”活動。
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開展計劃生育、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宣傳教育,倡導優生優育、夫妻和諧、家庭和睦觀念;面向家庭和社區居民,傳播生殖健康和青少年性健康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督促社區制訂《社區計劃生育公約》,創建與社區和諧一致的人口計生文化園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和關愛女孩行動中,積極協調開展獨生子女健康人格和早期發展教育;落實流動人口市民化服務,維護育齡群眾合法權益。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完善12315消費維權網絡,加強各級消費者委員會以及分會建設,暢通消費者申訴渠道;加強市場監督管理,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實行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引導經營者誠信經營;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加大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傳銷、走私販私、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進一步做好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工作,加大市場中介組織、公共服務行業侵害群眾和企業利益案件查處力度;指導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主動服務企業,促進市場主體增量、規模擴大和產業升級。
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負責指導全省廣播影視宣傳和創作,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位的文化需求;依法監督、管理、審查廣播影視各類節目、衛星電視節目接收使用和通過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向公眾傳播視聽節目;負責用于廣播電臺、電視臺播出的境外廣播電視節目的引進管理和內容審查;督促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制作播出公益廣告,依法做好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做好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落地工作,督促引導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辦好少兒頻率、頻道,開辦少兒類節目;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凈化聲頻熒屏、抵制廣播影視低俗之風;加強輿論監督,弘揚社會正氣;抓好廣播影視職業道德規范的落實,杜絕有償新聞。
省新聞出版局負責加強對圖書、電子、音像、報刊等出版物及印刷、復制企業的監管;指導優秀出版物的出版和發行;堅持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建立健全“掃黃打非”長效機制。
省體育局負責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加強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促進各級各類體育學校建設,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社區健身設施;指導基層抓好體育隊伍管理,健全各級體育組織網絡,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促進體育產業發展。
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負責指導、協調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各類事故預防;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和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正確行使安全生產一票否決權;督促各級健全安全生產監管機制體制和監管體系,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定期分析研究城市安全生產形勢,督促地方政府和部門及時解決安全生產突出問題;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