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大力發展“丘陵山洼節水環保漁業”
近來武平縣興起了一股丘陵山洼節水環保水產養殖熱。當地農民、下崗職工紛紛籌資,利用荒地、沼澤、低產冷水田和小山坑筑壩、開挖魚池,通過建大池、增加投放密度和配合飼料養魚,使漁業總產大幅增加,農民收入明顯增加,也為農村富余勞動力、下崗職工找到了一條再就業路子。
武平縣地處閩西山區,轄區內的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在山丘之間有許多水源豐富、水質良好的小山坑、小山壟。武平縣針對當地農(漁)戶近年來大規模利用丘陵山洼荒蕪地、沼澤地和單季低產農田開發水面,發展水產養殖的現狀,進行深入調研和全面、科學的分析,并結合全縣實際,根據“正確引導、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充分挖掘水產養殖潛力、拓展漁業發展空間,促進漁業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發展思路,將全縣丘陵山洼蓄水養魚的特點和養殖方式進行了全面總結,認為該模式具有節水環保漁業的全部特征,因此,將此類養殖模式定義為“丘陵山洼節水環保漁業”。
近年來武平縣利用荒蕪的小山坑、小山壟筑堤壩、建魚池,從事水產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共新增山坑、山壟式魚池1063畝,為進一步發展漁業找到了一條新途徑,也使閑置的土地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特別是在2006年之后,在當地漁業主管部門的重視下,采取了總結、對比、宣傳、服務等一系列措施,積極開展品種結構調整、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和漁業科技入戶等工作,引導漁民自發成立了“二會一社”(縣漁業協會、中山漁業協會和武平縣鯉龍漁業專業合作社),水產養殖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養殖效益得到了明顯提高,丘陵山洼漁業專業化、產業化、現代化養殖生產逐步形成。至目前武平縣水產養殖面積超過1.92萬畝,其中丘陵山洼蓄水養殖面積4500多畝,占池塘總面積的56%%,其養殖產量占全縣漁業產量的50%以上。 (鐘茂富 劉耀寶)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