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民生親友不應受兇殺案“株連”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30 15:1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犯罪分子的親友,是犯罪行為直接受害者的親友之外,另一群直接承擔痛苦的人。畢竟,面對親人成為罪人,面對親人一手制造的死難,他們內心所受的煎熬、羞愧與懊悔,無直接關聯者恐怕難以想象。因此,在一些國家,會把犯罪者的親屬作為安慰的對象。不妨看看曾經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1991年,一名中國留學生盧剛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射殺了三位教授、一位副校長和一名中國留學生,慘案驚動了中美兩國。但更讓人震撼的是,慘案發生之后的第三天,被槍殺的副校長安·柯萊瑞的家人發表了一封給盧剛家人的信件,信中寫道:“當我們在悲傷和回憶中相聚一起的時候,也想到了你們一家人,并為你們祈禱。因為這周末你們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驚……我們知道,在這時會比我們更感悲痛的,只有你們一家。請你們理解,我們愿和你們共同承受這悲傷。這樣,我們就能一起從中得到安慰和支持。”同樣,在2007年的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留學生趙承熙射殺了32名師生然后飲彈自盡,他和他的家長也得到了眾多陌生人的寬容與安慰。
這種寬容與安慰,并非濫施同情,凸顯的恰恰是文明社會的高貴之所在,也更加反襯出犯罪分子多么反社會、反人性。這也顯示出文明社會的自信──文明,始終是比野蠻、殘暴強大得多的力量。
總之,面對慘案,我們不可能讓時光倒流,重要的是努力去愈合那些被傷害者的傷口,而這些受傷的人不僅包括學生家長,也包括鄭民生的家人。如果我們在理解死傷者家屬悲痛的同時,也能夠用愛化解仇恨,用寬容消除株連,用悲憫克制濫施報復的沖動,才更有可能避免悲劇的重演,才更能讓文明、人性的力量壓倒野蠻與獸性。(易艷剛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