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7日電(李江濤 趙琬微)中央電視臺女記者劉薇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部分首都高校新聞專業大學生表示,要向劉薇學習,做有社會責任感的新聞工作者。
2010年3月9日晚,中央電視臺女記者劉薇加完夜班駕車回家途中遭遇車禍受了輕傷,但她不顧個人安危,又和救助她的男青年一起去營救其他受傷人員,不幸被后面高速駛來的一輛面包車撞倒,傷重不治,獻出了年僅33歲的寶貴生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7級本科生楊帥通過媒體了解到劉薇的事跡后說:“記者是世界三大高危職業之一,作為新聞學院的學生,我為劉薇的不幸扼腕嘆息,同時也感受到肩上承擔的責任。能夠犧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固然是死得其所,但像劉薇這樣,回歸公民的身份,舍己救人,也同樣令人欽佩。”
“正當人們還在熱議路遇跌倒的老人是否應該出手相助、見義勇為時,央視女記者劉薇和江西商人曾慶香用樸素的行動告訴我們,見義勇為不需要討論。”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蔡融融有些激動地說:“劉薇留給親人最后的話是‘又有車撞上了,我先去救人'。她的行動完全發自內心,不是為了被銘記被歌頌,只是要救人。我想那一刻,她是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希望用自己受傷的身軀拉回更多的生命。我會將劉薇視為一個公民去崇敬、去學習。她不僅僅是新聞工作者的楷模,更是這個國家普通而不平凡的一個公民。”
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生李維看來,劉薇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佩,令人感動。“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她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尤其值得我們這些未來的新聞工作者學習。沒有社會責任感,就干不好新聞工作,也不可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我們要以她的精神為指引,爭做一個有責任、有良知的合格的新聞工作者。”
上海新聞工作者和新聞院系師生眼中的記者劉薇
最近,中央電視臺記者劉薇的事跡在上海廣大市民特別是在廣大新聞工作者和新聞院系師生中引起廣泛反響。他們認為,劉薇不僅用自己的作品,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實踐了一位新聞工作者的高度社會責任。
上海解放日報集團記者鄭翌說,從被救轉入救人,劉薇沒有絲毫的遲疑,她已經將救人化作了自己的本能,幾乎沒有時間停下來考慮自身的安危。作為記者,劉薇用行動詮釋了“記者是社會的良心”的深刻含義。
![]() |
責任編輯: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