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本大紅的獻血證和廣東省無償獻血金獎、全國無償獻血金獎、全國無償獻血特別促進獎等獲獎證書,清晰地記錄著郭青建38歲短暫人生的崇高追求。珠海市中心血站站長沈奇榮對記者說,從2004年到珠海打工直至去世,郭青建在五年中無償捐獻“成分血”達38次,51個單位,總獻血量相當于41000毫升,等于5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和,每年捐獻機采“成分血”都在6次以上!對中心血站每次給無償獻血者準備的一頓快餐和100元交通補助,郭青建這5年來從沒有領取過,而他自己卻因為家境貧困,往往連坐公共汽車和買餐盒飯的錢都舍不得花。
妻子歐曉瓊哽咽著說:“丈夫平時沉默寡言,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養家,賣過菜,當過保安,送過快遞,做過裝修工。第一次見到丈夫胳膊上纏塊膠布回來,我還責怪他怎么能去賣血,他解釋說這是無償獻血,不僅對身體沒有壞處,還能幫助別人。他不止一次地對我說,四川大地震時,家鄉遭了難,全國人民都獻愛心、伸援手,作為從地震災區走出來的農民工,我們為收留自己安身立命的城市和需要幫助的人們獻點血還不應該嗎?”
弟弟郭剛對記者說,無償獻血凝聚了他哥哥一生的事業和快樂,更是他一生都引以自豪的榮耀和追求不止的夢想。他無論走到哪里,都把珠海市中心血站發給他的那些獻血證書和國家發給的榮譽本像寶貝一樣裝在背包里,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以自己獻血強體兩不誤的事例,來動員身邊的同鄉、親友和平時認識的客戶,和他一起投身到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里來。在一次從四川綿陽來到廣東打工的郭氏家族30多人集體聚會上,哥哥說,我們這些外地打工者來到沿海發達城市,享受這里的城市文明和民生政策帶來的溫暖,我們除了努力建設好城市和無償獻血救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外,實在沒有什么更好的感恩方式和報答的本錢了。哥哥曾在四川、新疆等地捐過血,到珠海五六年來就一直在不斷地打零工掙錢,也一直在不斷地無償獻血,他到底為社會捐獻了多少鮮血,沒人能說得清。哥哥每年都想回綿陽去看看日夜想念的媽媽和一雙兒女,卻總是拿不出回家的路費,只是去世前和女兒在網絡視頻上見了最后一面!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09-09-15月餅送給無償獻血者
- 2008-10-20記二十二年前國內首批無償獻血者
- 2008-10-20那一天起,愛心無價——記22年前國內首批無償獻血者
- 2008-01-21“無償獻血者”:網上“灌水”培育愛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