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文藝媚俗化功利化傾向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16 09:09? ?來源:文匯報
我來說兩句
藝術養心,重在引領貴在自覺
再如,文化環境育人,藝術氛圍養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心營造的一種令每一位國民置身其間就能感受到的滋潤心田、激活思維的文化藝術氛圍,是彌足珍貴的軟實力。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文化偶像,是魯迅、巴金、茅盾、陳獨秀、胡適,而今日之不少青少年的精神文化偶像,卻似乎已變成了“小沈陽”和“超女”。不是說后者毫無可取之處,而是說作為“一夜成星”、“一夜致富”的效法偶像,實在令人擔憂。
有一種主張,認為面對市場經濟,文藝的媚俗化、功利化勢在必然,不必大驚小怪。竊以為不然。是的,馬克思早在《資本論》中就精辟指出:“資本主義生產就同某些精神生產部門如藝術和詩歌相敵對。”黑格爾在其《美學》中也指出過“我們現時代的一般情況是不利于藝術的”。但這些都指的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理應堅持文化化人,藝術養心,重在引領,貴在自覺。只有自覺地以文化“化”高人的素質,以藝術“養”高人的心境,才能保證以高素質高境界的人去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才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之意。相反,倘盲目地急功近利地以文化“化”錢,以藝術止于“養”眼甚至“花眼亂心”,那就難免降低人的素質、敗壞人的審美情趣,將來低素質低境界的人就會把即便搞上去的經濟也吃光、花光、消費光的!惟其如此,堅持引領,反對迎合,警惕文藝媚俗化、功利化傾向,培養造就全民族既健康向上又和諧兼容的審美心胸、審美能力和審美趣味,實在是促進文藝大發展大繁榮之關鍵一環。(仲呈祥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組召集人)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3-15武平農民文體節文藝匯演 展示新農民風采(圖)
- 2010-03-12文化低俗之風該“剎”——來自政協文藝界委員的呼吁
- 2010-03-03風正勁足揚云帆——文藝界代表委員暢談文藝發展
- 2010-02-26翔安“文藝名村”村民自辦“春晚” 已有兩年歷史
- 2010-02-02文藝“低俗化”現象剖析